丈夫出軌,妻子該怎麼做?這婦聯的《心理健康指導手冊》毀三觀?

近日,有網友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曬出,疑似廣東番禺婦聯發放的《心理健康指導手冊》。其中,關於男人婚內出軌,妻子該怎麼做的部分內容,令她大呼:顛覆三觀!

看了一下,網友曬出的部分內容,大致意思如下。

面對婚外情,女人最不能做的5件事:

1、不能自殺、自傷。

2、(不)要找小三又打又吵。

3、不要逼供。

4、不要整天跟蹤盯梢。

5、不要當眾羞辱與傷害。

就以上而言,個人很認同第一點:不要自殺、自傷

其他嘛……

比如,第二點中有這麼一句話:

當正室找小三理論,一般都是自取其辱,人家一句話就能把你噎住了:你為什麼看不好自己的老公……小三的存在並不一定是壞事……

What?現在小三都這麼囂張的嗎?自己做了缺德事,還好意思倒打一耙?就好比,小偷偷了別人東西,物主抓到小偷後,小偷還有臉高聲叫喊:你為什麼不拉好自己的口袋拉鏈?

至於要不要盯梢,那就要看你要不要掌握證據,起訴離婚了。關於錄音、視頻、微信聊天記錄等能否作為婚姻訴訟證據,請參考民法典(婚姻家庭、人格權)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至於要不要當眾羞辱和傷害。建議參考物理學知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那句廣告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記得經典劇《蝸居》里有這麼一句台詞:這人啊,往往是周圍的人都知道了,自己還被蒙在鼓裡。

從網友曬出的頁面看,裡面還詳細描述了,妻子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1、沒寫標題,大致意思是說:聰明女人最好裝不知道,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此處有“金句”:如果你善解人意理解他,在他失落的時候能給他安慰,他還會找別的女人嗎?

從邏輯學的角度反推:那敢情男人出軌,怪女人不夠善解人意唄?

2、改變自己、學會愛自己。

學會愛自己是肯定沒錯的。至於要不要改變自己,個人認為,改變自己的唯一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更好,或者為了讓自己在乎的人或者事變得更好,而不是迎合誰、討好誰。刀尖上跳芭蕾,只能是因為我自己喜歡芭蕾,而不是誰說:哇,真好看!“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這種事,應該永遠被埋入歷史的塵埃。

3、適度向第三者學習。

這個……參考第二條。

我突然想起,那些狗血家庭劇,或者偶像劇中的常用台詞:我到底哪裡不好,你為什麼不愛我了,她有什麼好?嚶嚶嚶~

4、改變相處模式。

以德報怨,用溫情喚回真情。

如果,這婚姻還願意繼續下去,倒也不是不可以,選擇原諒也是一種處理方式,前提是,這日子還過得下去的話。

看了網友曬出的內容,覺得番禺婦聯這本冊子的意思呢,就是“勸和不勸離”

古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看來,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婚姻的一貫態度。但時至今日,時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女性早已不再是必須依附男人的存在。她們同樣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經濟能力。

她們早已不是一封休書就能掃地出門,回了娘家還要被嫌棄的附屬品。每個人都應該有自我選擇的權利。婚姻中一旦發生問題,是要存續還是選擇放棄,最本質來說,要遵循的是當事人自己的意願。

願意忍,那就好好過,選擇原諒,選擇改變,不是不可以;想要狠,那就收集好證據準備離婚。婚姻這東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好與不好,不應該由外人評定,更不該發個小冊子,告訴女性:來,先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問題。

這事兒,最令人想不到的是,在發達的中國南方,最應該保護婦女兒童利益,增強婦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的婦聯,在婚姻問題上,主導的基調居然是隱忍

公平來說,我沒有看到這本冊子的全部內容,不知道這本冊子有沒有給婦女普及《民法典》(婚姻家庭、人格權),如果沒有,我會覺得很失望。彷彿這不是21世紀婦聯的宣傳冊,而是千年前的《女則》、《女訓》、“三從四德”。

我很贊同這兩年網上流行的一句話:我們要有菩薩心腸,也要學會霹靂手段。我想作為維權機構,宣導的不僅僅是“以德報怨”,更重要的是,要告訴大家: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