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恐懼心理學》從塗鴉中讀懂孩子的恐懼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孩子看見有隻小蟲子從地上爬過,孩子馬上說:“爸爸,媽媽,我害怕”,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往往這樣回答孩子:“你已經是個頂天立地的小勇士了,怎麼還怕小蟲子呢,不怕丟人么”。

其實,每個兒童在每個階段都會經歷一些恐懼,只要允許他們大膽的表現出來,隨着時間的過去,孩子的恐懼也會慢慢的被克服,如若不然,就會加大恐懼造成心理疾病。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讀懂孩子的恐懼呢?


作者埃維.克羅蒂和阿爾貝托.馬格尼在《兒童恐懼心理學》這本書中告訴我們,對兒童的繪畫和塗鴉留意觀察,從而讀懂孩子們所表達的恐懼,並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實用的建議。

本書有恐懼和情緒,心理學9種類型與恐懼情緒,從0歲至12兒童恐懼情緒的發展和34種常見的兒童恐懼情緒在塗鴉和繪畫中的表現等這幾個方面的內容。

下面我們來看看塗鴉和繪畫在兒童恐懼中的表現。

1.沒有言語的語言——非語言信息

什麼是非語言信息呢?也就是說當孩子在繪畫和塗鴉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孩子拿筆姿勢、從什麼地方開始畫、在紙上留下什麼樣的線條和力量度的大小,以及畫畫在紙上所佔的空間有多大,塗鴉和繪畫的形狀等方面觀察孩子,從而讀懂孩子所表現的恐懼。

如握姿:從孩子的握筆姿勢可以看出是緊張還是放鬆,放鬆的握筆姿勢是表現自由而放鬆的動作,緊張的握筆姿勢表現為肌肉僵硬。


線條:線條是可以表現出作畫者是否充滿自信心還是猶猶豫豫,如果是充滿自信心,則表示他們的自律能力很強,假若是猶猶豫豫的,做什麼都拿不定主意,那就需要家長們給孩子們更多的撫慰與鼓勵。


力度:作畫的力度可以表現齣兒童的氣質和心理結構,非常有力度的塗鴉和繪畫,說明孩子精力旺盛,熱情衝動,作為家長最好不要約束這一類孩子,因為會助長他們強勢的性格。如果只是用筆尖輕輕地壓在紙上,那麼說明這一類型的孩子個性非常敏感,遇到挫折很容易受傷。


繪畫和塗鴉並不是簡單的打發時間和塗抹,而是打開兒童內心世界的大門,留心觀察兒童的塗鴉和繪畫,從中我們會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解讀兒童的恐懼。

2.從塗鴉和繪畫中讀懂孩子的恐懼情緒

前面我們了解了孩子繪畫和塗鴉的非語言信息,下面來了解孩子恐懼情緒在繪畫中的表現的恐懼情緒:即易激動、多愁善感、膽怯、戲劇性、暴躁易怒、壓抑的焦慮、凌亂的焦慮、衝動的焦慮、無興趣等


如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孩子,情緒非常不穩定,愛發脾氣,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情,總是虎頭虎尾的,我們把這一類孩子歸為易激動型。

這一類兒童在繪畫和塗鴉中,線條是很不規律和斷斷續續地佔滿整張紙,喜歡用最亮麗、最艷的色彩,比如紅色和綠色,比較喜歡畫漫畫中的人物,給人一種天馬行空的感覺,主要是以風趣搞笑為主。畫的人物一般比較偏大,但是身體會很瘦,五官畫得很生動,頭髮很多,但是沒有脖子。簡單地畫出四肢,沒有特別的細節,如果畫的是樹木,喜歡在長長的樹枝上掛上滿滿的果實,樹木的主幹會有很多小樹枝。

這一類兒童最常見的情緒是害怕巫婆和怪物,害怕自己長得太快或者太慢,害怕看見各種各樣的血。

作者對於這一類兒童給出的建議:不能太簡單粗暴,但也不能太過溫柔和順從,要大方的面對,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們明白,父母傳遞給他們的愛是可以消除一切恐懼。

因為兒童的恐懼情緒更多的是被解讀,而不是解決,所以身為父母的我們要先學會表達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再教給孩子,很多時候,孩子是被迫和父母無意中散發的情緒共處。

《兒童恐懼心理學》作者認為孩子可以健康快樂成長離不開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所以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應該讀懂與兒童成長有關的正常恐懼情緒,既不能放任兒童的恐懼情緒,也不要太過焦慮關注,要用愛消除他們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