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初中的孩子那麼難管?



心理學研究顯示,初中階段非常特別,它看似叛逆,其實是在做探索自我、發展社會性的“革命工作”,因為很多父母暫時不了解,所以才容易發生衝突。

我們來舉兩個孩子不聽話的例子。

難關之1:注重個人隱私和權利

孩子到了初中,手機上鎖,不愛洗澡、不愛收拾房間。

這裡面藏着什麼樣的革命工作呢?原來是在探索“我是誰”。

小朋友有特別喜歡的衣服,穿髒了也不願意換,這件衣服里藏着“我是誰”,到了初中,孩子會把“我是誰”從物質生活推進到精神生活,重點變成了維護個人隱私和權利,手機要上鎖,洗不洗澡、收不收拾房間我要自己說了算。

難關之2:思考權威和規則

你給孩子下命令,孩子陽奉陰違,態度也不大好,這裡面又藏了什麼革命工作呢?“對規則的思考”。

小朋友再調皮,還是想守規矩、被大人認可的。但是,隨着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會重新去認識大人,思考規則,而不是盲目地聽從。有的孩子會認為,規則是權威隨意制定的,是逼迫我們遵守的,心裡覺得不公平。雖然這種思考很片面,但對孩子的發展來說,它是一種成長。

進入高中後,無論是“我是誰”還是規則意識,他們都會進入更豐富更深刻的思考。

經過充分的探索,孩子會發展出自我和社會的邊界,成為一個適應社會、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