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人突然心情變好,可別高興太早,不一定是好事

大家都希望得了抑鬱症的親人/朋友,心情能好起來,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與激情。

但你知道嗎?如果患者的心情突然變好,並不一定是好事。

雖然這可能是病情“好轉”的徵兆,但抑鬱症的形成有漫長的周期,不會輕而易舉就患上,也不會突然就好起來。

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他得的並不是抑鬱症,而是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的特點

雙相情感障礙又被稱為躁鬱症,雙相代表了心境的兩種極端,躁狂相和抑鬱相。

患者既經歷過消沉的抑鬱發作,也經歷過瘋狂的躁狂發作或亢奮的輕躁狂發作。

在一次單相發作里,躁狂或抑鬱程度先是慢慢上升,達到巔峰,再得到緩解,然後可能會轉折進入另一個發作期。

躁狂發作時特徵:

情緒高漲,或比往常更容易暴躁、急躁;

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格外跳躍和奔逸;

語速變快,話語變多;

非理性地高估自己的能力,極度自信;

睡眠需求減少;

無節制購物,盲目投資和輕率性行為等衝動行為增加。

抑鬱發作時特徵:

悶悶不樂或悲痛欲絕;

提不起興趣,放棄喜歡的活動;

全身乏力,消極自卑;

注意力難集中,記憶力下降,腦子反應遲鈍等;

有自殘自殺念頭或行為。

同時具備兩種特點,應警惕有雙相情感障礙的可能。

為什麼常被誤診為抑鬱症?

據統計,約60%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曾被誤診為抑鬱症。

誤診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很多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都是以抑鬱發作起病,而且可能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抑鬱狀態。

再加上有些患者在躁狂發作時,癥狀比較輕,或者呈一過性,持續時間很短,這就增加了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鬱症的鑒別難度。

由抑鬱相轉為躁狂相時,會讓患者及者家屬有“病情好轉”的錯覺,因此容易誤診。

那麼,將雙相情感障礙誤診為抑鬱症會怎樣?

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若被誤診為抑鬱,單一使用抑鬱葯,反而會加重病情,循環加快,情緒波動性會更加明顯,病情會更加難以控制。

所以,學會鑒別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鬱症很重要!

怎樣區分雙相障礙和抑鬱症?

雙相情感障礙有一個與抑鬱症完全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患者會出現躁狂或輕躁狂的癥狀,這是一種與抑鬱完全相反的狀態。

如果沒有出現躁狂、輕躁狂癥狀,具備以下特徵的“抑鬱症”患者,要警惕患雙相情感障礙的風險:

女性發病年齡比較早(一般在25歲以前);

有精力旺盛氣質、環性情感氣質以及邊緣性人格障礙;

有雙相情感障礙、自殺、邊緣性人格障礙等家族史;

疾病發作較頻繁,癥狀存在晨重夜輕等生物節律性更明顯;

伴有激越性、非典型性和混合性等特徵。

被診斷過“抑鬱症”的人,並不代表不會再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所以如果有上述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找專業醫生評估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