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單心理後台,我們每天會收到很多條關於心理諮詢師的問題。
在諮詢簡老師課程的微信中,收到的高頻問題之一是:我們不是科班出身,也有機會成為諮詢師嗎?
一組數據告訴你答案。經過我們的調研,在簡單心理「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2年項目中,僅有16.63%的學員來自心理學相關的行業,其他則是來自社會上的各行各業。
圖片來源:簡單心理《2021-2022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
諮詢的問題中,第二個高頻問題是:我35歲了,現在開始學會不會太晚啦?
經過調查,2021年簡單心理平台的諮詢師中20-29歲的諮詢師僅佔13.95%,50歲以上的佔10%,現在就開始學習,擔心自己的年紀還為時過早。
圖片來源:簡單心理《2021-2022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
01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清自己想要的
心理諮詢界的鼻祖弗洛伊德曾把“心理諮詢師”描述為一個不可能的職業。
在看過不少前人學者的研究報告和聽過周圍朋輩心理諮詢師的成長之路,很多人會問,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很難嗎?
如果是一位心理諮詢領域的“曲線救國”的人群,即兜兜轉轉,通過比較或突然發現自我興趣點在心理諮詢上,想要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會問“跨專業跨行再學,還能成為心理諮詢師嗎?”
的確,成為一位成熟的諮詢師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投入,需要不斷學習並不斷累積經驗,對於諮詢師而言是一個漫長而巨大的挑戰。
通過數據和很多實例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些轉行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同學裡,還有不少是35歲以上的。
和幾位跨專業已經成為獨立的執業心理諮詢師深入交流後,會發現從決定到華麗變身,認定之後,他們都在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接受系統完整的體系培訓。
德國心理學家曾說:“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從四十歲開始。”
年齡、專業是挑戰也會是成為心理諮詢師成長路上的另一個視角。認清自己想要的,剩下的都是找方案和解決辦法。那麼該如何走出第一步呢?
02 非科班生成為心理諮詢師面臨的困難和解決方案
8月30日-9月14日,簡單心理Uni邀請了6位從業0年、7年、9年、20年資歷不同的心理諮詢師,與大家分享不同階段心理諮詢師的心路歷程。
本周二(9月6日)晚20:00,我們邀請到從業9年累計9000+小時諮詢經驗的成熟心理諮詢師馬閣蔓老師分享《跨專業成為心理諮詢師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馬閣蔓老師為個人執業心理諮詢師 ,國家二級諮詢師,精神動力取向心理諮詢師,伴侶及家庭治療師,豐富的長程系統培訓和短期培訓經歷。
直播講座大綱:
1、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動機
2、非科班生成為心理諮詢師的挑戰
3、心理諮詢師的日常和職業規劃
4、Q&A環節
想知道馬閣蔓老師的學習成長之旅嗎?掃描二維碼進入直播群領取直播鏈接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群,領取直播鏈接和直播文字稿
本周三,(9月8日)晚19:30,我們邀請到從業7年累計1000+小時諮詢經驗的心理諮詢師馬明嬌分享《心理諮詢執業實踐中的五次重大抉擇》。
分享她在新手心理諮詢師成長路上的困境,以及是如何應多的。希望給予成長路上的你一些啟示。
直播講座大綱:
1、心理諮詢流派該如何選擇?
2、困境中放棄和堅持之間的抉擇?
3、心理諮詢師如何選擇自己的督導?
4、如何與來訪者工作?
5、Q&A環節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群,領取直播鏈接和直播文字稿
除此之外,還有些同學想知道非學科出身和心理學專業學科出身的我們究竟差別在哪?可以做哪些努力?
在下周三(9月14日)晚19:30,我們還邀請了三位不同學習背景的實習心理諮詢師盧倩茹 彭禕飛 楊歡歡,一起討論:
為什麼想要從事心理諮詢師?
學習過程中遇到哪些坑?
從事心理諮詢對你生活或人生的影響或啟示有哪些?
轉行或者跨專業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優勢?
之所以邀請這些剛從業的心理諮詢師,也是相信這些嘉賓更能體會到同學們當下的處境和困擾,從這系列講座中你能收穫不少共鳴和啟發,幫你解答更貼近初學者的切實問題。
簡單心理「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
2022年·秋季班正在招募中
添加簡老師,諮詢師更多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