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書第五天,有用的情緒是什麼?

每個人都有情緒,那是有用的還是沒用的呢?你是否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呢?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該如何調節?今天抄的書依舊是樊登老師的《讀懂孩子的心》。

現在的人,多數都有些心浮氣躁,難免會有控制不住發脾氣的時候,而發了脾氣以後帶給身邊的人多少都會有些傷害。通常對孩子發脾氣,肯定是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忍不住的要教訓他,比起溫柔的跟他說,這確實是管用,而這種簡單粗暴的行為發生的多了,給孩子心理上,又帶來了多大的傷害呢?我家兒子小的時候,也是經常不聽話,我一個人帶孩子,所以這些壓力有時候壓得我喘不上氣,甚至有時候批評他的時候會大聲吼他,教訓他!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只是在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而已。等上了幼兒園,老師跟我說他在班裡膽小,做事情謹小慎微,特別內向,沒有自信,我這才意識到,可能是平常咆哮式的教育太多了,為了改變這樣情況,我跟他一起運動,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我也改變了以往的教育方式,耐心的跟他說,或者換個方法去引導他做。最主要不焦慮了,心也放寬了,覺得做不好也沒有那麼重要。而孩子也在上了一段跑酷運動課後,建立起了自信,抗壓能力也強了。幼兒園老師也反應這一年裡變化特別大,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朗陽光了。隨後的日子裡,班裡有什麼活動,他都能當個主持人,或者解說員,小朋友們非常喜歡他。而這一年的改變,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比如一周有3-4次,晚上開來回20公里的車帶他去上運動課,平常還要給他講關於建立自信的繪本。有一點改變就得各種表揚,各種鼓勵,有句俗語,真的能表達我內心的想法:欠下的債,終究要還的。但有時候還是忍不住發脾氣,怎麼辦,我會稍微沉默一下,然後跟孩子說,在媽媽還能好好跟你說的時候,你最好聽一下,不然我一會又要控制不住自己了。這樣說還是有些效果的。

身邊也不缺乏因為家裡吵架,孩子膽小懦弱的例子,在我跟他們說我的經歷後,他們也意識到了是家長的問題,孩子能犯多大錯,是不是我們家長借題發揮,矯枉過正呢?將孩子變得懦弱很簡單,但是將孩子培養的自信卻要花費很大的精力,所以家長們,是不是需要改變一下咆哮式的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