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普通心理學》| 學習心理學,推動自我認知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 學習心理學,推動自我認知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是一本很厚重的心理學專著,是教科書級別的好書。我一度以為它是一本醫學類書籍,至少把腦科學神經學都講的很透徹了。大腦機制、神經機制聯合各種應激反應,投射到心理學領域,這樣解讀心理學就更能切中要害了。總之啃下這本書,心理學知識的大部門盲區會掃除掉了。菲利普·津巴多、羅伯特·約翰遜、薇薇安·麥卡恩三位大師聯合推出的作品,不僅專業度出圈,實用性和教育意義都領先世界了,是心理學領域中的傑作啊。



心智、行為、心理科學的連接,讓我們走進了心理學世界。對腦機體和其運行機制的深入了解之後,關於我們自身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智力、心理反應都納入觀測分析的範圍內,這樣龐大的系統融合之後,將心理學相關的一切都打通了,潛心學習心理學的同學們,有了這本《津巴多普通心理學》,如獲至寶。大師們奉獻的智慧結晶,都凝聚在這本書中,一旦遇到難題,都可抓起這本書,找到其潛在的通道與聯繫,分析出一條清晰的思路來。


許多地方都刷新了我的認知啊。以前聽說過這個觀點,“大多數人只用到了自身大腦的10%”,專家給出了正確答案,事實的確如此。而且專家還專門解讀了大腦的大小跟智力上的關係,“沒有研究表明大腦的體積越大,人就越聰明”,這個說法不被專家們支持。還有一個觀點也挺讓我意外的,“當夢中的場景特別真實時,你的身體處理麻痹狀態”。我前陣子老是在夢境中從高處跌落,那種跌落瞬間的恐懼以及對落地後的疼痛想象,那個過程的反射弧在大腦里有好長一段時間,然後落地後萬幸的感嘆,原來這只是夢境。還有一個結論,也挺刷新我的想象的,“我們的基因有超過90%的部分在黑猩猩的基因中能找到。這支持了達爾文的觀點:人和猿有相同的祖先”。好了,不用懷疑了,我們就是從猴子變來的,孫大聖的後裔。




菲利普·津巴多是美國心理協會前主席,當代最有名的心理學家之一,被譽為“心理學的形象與聲音”、心理學的形象與聲音”、“心理學界的搖滾明星”。《津巴多普通心理學》被譽為最經典的心理學教材之一,全球心理愛好者入門首選,有“比小說還好看的心理學入門經典”之稱。書中共推出了14個心理學入門需要學習的主題,包括心智、生物心理學、感覺與知覺、學習、記憶、思維與智力、畢生發展、意識狀態、動機與情緒、人格、社會心理學、心理障礙、心理障礙的治療,以及從應激到健康和幸福等內容。全方位打造我們的心理學領域的認知體系,除掉內容很有趣之外,作者也把自己所了解的相關資源打包推薦給了我們,他在每一章的末尾都貼心的附上了“推薦書籍和視頻資源”,這些資源很豐富,有文章、書籍及電影等。讀書的同時如果對某些問題關注,想拓展更多的東西,就可以使用這些資源,把自己的閱讀理解和心理學疑問展開來探討,伸展到更遠的地方,讓思想更深入,同時也可以多角度思考和分析許多問題,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取更多不限量的快樂。



學習心理學,推動自我認知,將行為、心理和更多大腦機能與身體機能結合起來,用學習的力量,去遇見更好的自己。



這張圖,真的驚呆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