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焦慮


寫在前面:

《我和我們》系列,成員介紹:本我-小本本、自我-自自、超我-大超超

本我---以追求享樂為原則行事、自我---遵循現實原則、超我---以道德準則行事

小本本:大超超,我看見隔壁小新放暑假了,我也好想好想出去玩鴨,我們說走就走,一起去尋找詩和遠方吧。

大超超:衝動是魔鬼,你不能為了自己的詩和遠方,讓他人替你負重前行!

自自:我也身心疲憊,好想休假去山裡,遠離人群、高樓大廈、勾心鬥角,可又不得不工作還房貸、掙生存費……

最近公司開始降本裁員了、聽說外面的大廠已在持續滾動裁員中……..

再1周爸媽就來了,去年說好的要帶他們出去旅遊一圈……..

上周談的那個新合同結果還沒確定呢……… 這一切都讓我好焦慮啊。

焦慮已經成為現代人必備的一種情緒,它可以附着於各類事件、也可以傳染/傳遞給各種人群。如何認知焦慮?如何與焦慮健康共存?如何調節焦慮?這是自我探索的一個主題。

一、焦慮的本質

焦慮是緊張、不安,優慮,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複雜情緒,它源於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為爭奪有限心理能量而引起的衝突。焦慮,是一種防禦機制,其作用是向自我發出危險信號,以便自我採取對應措施。

二、焦慮的分類:

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根據焦慮與自我的三種依賴關係,將它分為三類:現實性焦慮、神經性焦慮和道德性焦慮。

1.現實性焦慮:因存在於現實環境中的危險和威脅而產生的焦慮,它與真實威脅的程度成正比。如校園霸凌、裁員、即將來臨的公考等。

2.神經性焦慮:因常常害怕本我不能控制本能衝動而導致不良後果時產生,同時表現出外在的應對性行為或癥狀(如緊張、逃避等),它通常的表現形式有遊離性焦慮、恐懼症、驚恐症

3.道德性焦慮:因源於對自己良心的恐懼、或做了違反道德規範的事情時,懼怕受到懲罰而體驗到的罪惡感、羞恥感、愧疚/內疚感等,它是因超我約束而產生的焦慮;

三、調節辦法

焦慮不全是壞事兒,它通常會帶來兩種反應,戰鬥或逃跑,一般的焦慮可以激發潛能創造高績效或躲避傷害;過度的焦慮則會帶來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如軀體上的胃痛、神經性頭痛、咽喉痛、失眠、食慾降低等。

掌握了自我調節小技巧,可適當緩解焦慮,調整自我心理狀態,免受情緒傷害:

1、接納焦慮,給它設置一個專門焦慮的時間----30分鐘-1個小時:

在此時間內,可以自由聯想把自己焦慮的事情描述出來,講出來或者寫出來,也就是心理學上的無意識意識化,當你真正思考、描述焦慮時,你會發現很多焦慮的是虛無縹緲的未來,或是過去事情的影響恐慌;

2、進一步具體化焦慮:

將已列出的焦慮源事件,列出計劃,具體化到行動方案、現有資源準備、責任人、計劃周期、預算等,當你具體化焦慮事件後,你會發現你可能已迫不及待沉浸在行動方案中,忘記了焦慮;

3、專註當下:

列出未來、過去兩類事件,暗示自我未來未至、過去已逝,將注意力轉移至當下能解決的問題上,最好是從簡單/輕鬆的事情開始行動,手不能停,先易後難,用簡單的成果,提升自信,緩解焦慮。

不着急,慢慢來,一切都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