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說:父母的心理問題更嚴重?

一出現青少年抑鬱、自殺等話題,總有很多長輩們跳出來說:

“我當年被我爸拿着鋤頭打,被打的漫山遍野地跑還不是好好的,哪像現在的孩子,說也說不得,罵也罵不得。”

“就說了你一句就要去跳河了,怎麼對得起你的父母啊!”

為什麼父母輩們從小被棍棒教育,被罵著長大,卻沒有出現心理問題呢?真的是因為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霜嗎?

我大學的心理老師說過一句話:送過來看病的,基本上都是家裡病得最輕的。


自古以來話語權都在掌權者的手上,父母覺得孩子有問題就一定是孩子有問題,並且相信他們自己一定是正常的。



當一個正常的孩子生在一個病態的家庭里,那麼最正常的那個就變成了最不正常的那個了。

一個同事說,他們那很多人都可瞧不起大學生了,因為凡是念過大學的人都極其冷血,還不如他們這種低學歷的,更有人情味兒。還說那個村子裡的女大學生的都很物質,容易出軌,一聽說是他們那個村兒的大學生,都沒人敢娶。

我倒是覺得,不管具體是什麼情況,“家醜不可外揚”這幾個字彷彿是不存在在他們的世界裡。哪個男的會把自己老婆出軌這種事弄得十里八鄉都知道啊?出軌者自己?出軌者老公?還是出軌者的家人?

誰會喜歡宣揚自家的醜事?還總結出了女大學生容易出軌的結論?

我們從小就覺得父母的很多行為是不對的,我們拼了命地抵制,卻又無意識地將其傳承!

任何一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背後都是一個家庭,一個小小的社會團體

如果遇到任何事都能考慮到更多的方面,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小孩子被父母拉去看心理醫生?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孩子看輕自己的生命?是不是就會少了很多的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