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化的腦科學基礎

是不是經常會情緒化的說話,事後平靜以後,發現沒有智慧性

是不是在溝通構成中容易被對外帶節奏

親子關係中明明非常愛孩子,卻不自覺的情緒化的傷害孩子

這些是我們進化的結果,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危險之中,我們需要快速做出決策(不允許太多的思考時間)。所以我們的大腦就形成了對危險的快速反應機制

我們的大腦可以大致分為:爬行腦、情緒腦、智慧腦。結構如下

爬行腦:這一部分是我們最先進化獲得的,主要控制着我們的生命體,如呼吸、心跳、激素分泌等。這部分大腦是無意識的,植物人的這部分大腦是完好的

情緒腦:這部分大腦是對環境的快速反應,一旦遇到危險,會迅速做出反應(下意識),比如看到一個物體快速靠近,我們就會直接躲開。這部分大腦會被形象的比喻成我們的安全守衛。其實我們日常中情緒激動,仔細分析下來都是下意識認為是對自已的危險

智慧腦:負責我們的深度思考,是智慧的體現,但是這塊電腦的特點是反應遲緩,需要較多時間思考

我們大腦的分工和擅長如下:


建議:在沒有危險性的情況,延緩反應動作,強制讓智慧腦參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