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心理健康日 | 愛自己,不止這一天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諧音即為“我愛我”。

提醒大學生“珍惜生命,關愛自己!”

核心內容是:關愛自我,了解自我,接納自己,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靈成長,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進而愛別人,愛社會。

其實對於我們所有大眾來說,又何嘗不需要這個“心理健康日”呢?

我給大家推介《美麗心靈》這部電影,很適合在這一天進行觀看。[比心]


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是由朗·霍華德執導,該片於2001年12月21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的是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數學家約翰·納什念研究生時便發明了他著名的博弈理論,短短26頁的論文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他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 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着他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與被認為是只能好轉、無法治癒的疾病作鬥爭。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完全通過意志的力量,他一如既往地堅持工作,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他在博奕論方面頗具前瞻性的工作也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而納什也成了一個不僅擁有美好情感,並具有美麗心靈的人。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電影最後年邁的納什站在諾貝爾獎的舞台上說到:謝謝大家!我一直以來都堅信數字,不管是方程還是邏輯都引導我們去思考。但是在如此追求了一生後,我問自己:“邏輯到底是什麼?誰決定原由?”我的探索讓我從形而下到形而上,最後到了妄想症,就這樣來回走了一趟。在事業上我有了重大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這種神秘的愛情方程中,才能找到邏輯或原由來。今晚我能站在這兒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謝謝你!

由此,我們會發現人總是需要愛和被愛的,數學天才也不例外。納什雖然有着卓越的智力,但是他卻忍受着孤獨和冷清,因為他缺乏人際交往的能力,很難從別人那裡獲得愛與被愛。當他在大學裡不能很好的與其他同學交往時,他渴望友誼和愛的意識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室友,一個能夠耐心與他交流和喝酒的人;當他的事業有所成就,需要更大更有意義的發展時,他的意識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將軍,一個讓他可以進一步使用他聰明的大腦的人。

但是,這一切只是幻覺,納什患了精神分裂症,神秘的機構和上司,鐵杆室友,可愛的小女孩,俄國間諜都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只有他一個人看得見。換另一個角度來說,納什是個人格分裂患者,他所創造的這些形象都是他自己的子人格,只是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的這些子人格沒有統合好,而獨自分裂出來,可以跟他進行單獨地對話,幫助他維持比較良好的社會功能,使他能夠用他的方式來面對生活壓力,比較正常地生活下去。

他的好友查爾斯,代表着他善良、體貼、友好的子人格,他本身孤獨寂寞,缺乏友誼,於是,他就讓他的這個子人格獨立出來,成為自己的朋友,讓他在自己失落、傷心的時候安慰自己,鼓勵自己,讓自己能夠繼續前進。神秘的上司代表着他有着強烈的權力慾望和成就動機的人格,他渴望成功,渴望扮演着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渴望能夠被世人認可,更深的,其實他是渴望被愛,他從世界感受到的愛太少太少了。那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代表着他孩童般純真的人格,同時他的內心有一處很弱小,很需要別人來保護。而俄國間諜則代表着他的黑暗的人格,他也同樣有着邪惡的想法和破壞的慾望。

面對這樣的情況,妻子艾麗西亞的出現可以說的上是納什人生的一抹曙光,年輕漂亮的艾麗西亞和納什結婚後,發現納什患有精神分裂症,但是她並沒有轉身離開,而是陪伴在被精神科醫生電擊治療得不成樣子的納什身旁,不離不棄。我相信自始至終的陪伴給了納什很大的動力,所以後來納什通過努力,慢慢走向了社會,走向人群,終於戰勝了一切。由此種種才會有後來的很多老師給納什鋼筆的一幕,才會有在頒獎典禮上,納什和妻子會心一笑的場景……


納什告訴我們要有愛!也要永遠都有一顆美麗心靈![心][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