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後台收到不少同學問:我們不是科班出身,也有機會成為諮詢師嗎?
當然還有機會!而且有不少人都是非科班出生,轉行跨專業順利成為諮詢師的。
“我從高中時就對心理學很感興趣,工作這些年也自學了很多心理學書籍,從2020年開始我離開原來的行業與工作,全職轉行至心理諮詢,它是自助助人的工作,能帶給我更多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二十年豐富的工作經驗和人生閱歷可以使我更好的理解來訪者。我有很強的自我學習和管理能力,而心理諮詢師是一個要終身學習的職業。我足夠敏感,善於反省,始終對他人抱有同情,關愛和善良,除了參加公益組織的志願者活動外,目前我還在捐助一名雲南的孩子讀高中。”
這是在簡單心理平台全職從事諮詢師的高俊峰告訴我們的,過去他從事快消品行業,做銷售相關的業務,可以說與心理諮詢行業毫不相關。
從決定要轉行後他開始接受完整成體系的培訓,同時在他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成功轉行成為了一名有勝任力的心理諮詢師。
像這樣的例子不佔少數,經過我們的調查,簡單心理「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中,僅有16.63%的學員來自心理學相關的行業,其他則是來自社會上的各行各業。
圖片來源:簡單心理《2021-2022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
心理諮詢界的鼻祖弗洛伊德曾把“心理諮詢師”描述為一個不可能的職業。
的確,成為一位成熟的諮詢師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投入,需要不斷學習並不斷累積經驗,對於諮詢師而言是一個漫長而巨大的挑戰。這又會使很多同學焦慮“現在開始學會不會太晚啦?”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在這些轉行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同學裡,還有不少是35歲以上的。
沒錯,在這個“互聯網市場中面臨淘汰”的年齡,有人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從事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職業。
同樣經過調查,2021年簡單心理平台的諮詢師中20-29歲的諮詢師僅佔13.95%,50歲以上的佔10%,現在就開始學習,擔心自己的年紀還為時過早。
圖片來源:簡單心理《2021-2022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
所以,本周二(3月29日)晚19:30簡單心理邀請了三位曾經是快消、保險和製造業的實習諮詢師——高俊峰、周芳凝、金惠靜來到直播間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轉行之路!
他們有着豐富的轉行經驗,也許你正和過去的他們一樣,受到時間、年齡和經驗的苦惱,相信幾位實習諮詢師的經歷能給正在猶豫的你一些啟示。
想聽他們從不可能走到可能的故事嗎?點擊【閱讀原文】鏈接進入直播群領取直播鏈接吧~
除此之外,還有些同學想知道非學科出身和心理學專業學科出身的我們究竟差別在哪?可以做哪些努力?
在在本周四(3月31日)晚19:30,我們還邀請了四位分別來自過去不同學科的實習諮詢師——程延宏(圖書出版)、劉鈺琳(教育)、胡明(金融)、尹己秀(製造業),一起討論:
為什麼想要從事心理諮詢師?
學習過程中遇到哪些坑?
從事心理諮詢對你生活或人生的影響或啟示有哪些?
轉行或者跨專業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優勢?
之所以邀請這些剛從業的心理諮詢師,也是相信這些嘉賓更能體會到同學們當下的處境和困擾,從這兩場講座中你能收穫不少共鳴和啟發,幫你解答更貼近初學者的切實問題。
歡迎你點擊【閱讀原文】的鏈接,一起報名交流前輩們的學習經驗~
簡單心理「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
2022年·春季班
僅剩15個報班名額啦
還在猶豫的朋友們可要抓緊時間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