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解析

2020 下小學心理健康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及答案【1 月 9 日上午】 【來源於網絡】

小學心理健康《情緒氣象台》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情緒臉譜

1.講述規則

你最近的情緒是什麼樣的?老師為每位同學下發了一張畫有三個臉譜的畫紙,請用你的彩筆給你的情緒臉譜畫上相應的色彩和表情。

2.師生交流

師:哪位同學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情緒臉譜?

生 1:我畫的是粉色的臉譜,因為最近爸爸媽媽帶我去了迪士尼,我覺得很開心。

生 2:因為臨近演講比賽,最近我常感到緊張,所以我畫的是紫色的臉譜。

師:你還知道哪些情緒?

生:我還知道尷尬、害羞、激動、焦慮。

3.提出主題

我們每天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情緒就像天氣,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變化,今天就和老師走進新課《情緒氣象台》,一起來認識多樣的情緒吧!

(二)主題活動一:蘇格拉底的故事

1.講述故事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原先和幾個朋友住在一間只有 7、8 平方的房子,友人認為他居住的條件的太差了,他說:“朋友們住在一起,隨時可以和他們交流感情,是值得高興的事啊。” 幾年後,他一個人住,又有人說他太寂寞了,他又說:“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我和那麼多老師在一起,怎麼不高興呢?” 之後,他住樓房的一樓,友人認為一樓的環境差,他卻說:“你不知道啊,一樓方便啊,進門就到家,朋友來方便,還可以在空地上種花,種菜什麼的。” 後來,他又搬到頂樓,有人說住頂樓沒好處,他又說:“好處多啊,每天爬樓可 以鍛煉身體啊,頂樓光線也好。頭頂上沒幹擾,白天晚上都安靜。”

2.師生交流

師:為什麼面對同樣的環境,蘇格拉底和他人的看法總是不一樣呢?

生:蘇格拉底比其他人都更樂觀。

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啟發?

生 1:做一個樂觀的人,生活的會更快樂。

生 2:情緒會隨着看法的不同而不同。

3.教師小結

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所持的態度不同,產生的感受也不同。可見,情緒與認知緊 密相連,只要我們改變了自己的態度,情緒自然會隨之改變。除此之外,調節情緒還有多種多樣的方法,究竟哪些才是正確的調節情緒的方法呢?讓我們進入下一個活動,一起來探索一下。

(三)主題活動二:怎樣才是好方法

1.講述規則

看一看下面的幾個圖片,說一說這些調節情緒的方法是對的嗎?為什麼?

圖一:狂哭、狂睡、狂吃 圖二:喝酒吸煙

圖三:扔東西、打架 圖四:生悶氣

2.交流分享

師:這些調節情緒的方法是對的嗎?為什麼?

生:這些是不良的情緒調節方法,不利於調節情緒,還會損害身體健康。

師:你有哪些調節情緒的妙招?

生 1:自我激勵法,可以在桌子上貼一個座右銘激勵自己。

生 2:可以通過哭、喊、運動等方式宣洩不良情緒。

生 3:和他人發生矛盾感到心情不悅時,可以換位思考。

4.教師小結

大家提出的方法都很實用,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應用這些方法調節情緒,讓我們自己的情緒小氣象台處于晴天模式。

(四)總結升華

課堂的最後,我們一起來合唱兒歌《情緒氣象台》,在歌聲中結束本堂課程吧!

(五)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小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包括什麼?

【參考答案】

小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包括羞怯、焦慮、抑鬱、易怒等。

首先,羞怯既指害羞,也指膽怯,羞怯心理較重的兒童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見到陌生人臉紅,不愛說話,即便說話也慢聲細語。上課時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時滿臉通紅、額頭冒汗等;參加活動時主動性不強,不敢帶頭或自願去做某件事。

焦慮是一種緊張、害怕、擔憂等混合交織的情緒體驗。不適當或過分的焦慮,可使人心情過度緊張,心煩意亂,情緒不穩定,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小學生產生焦慮的原因可能有家庭因素、學校教育因素和社會因素等。

抑鬱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感表現,當人們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的境遇或生老病死等情況時,容易產生抑鬱情緒。美國研究者的調查表明抑鬱在兒童中的發生率為 0.4%~2.5%,非常值得我們重視。

最後,憤怒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情緒問題,當今的小學生由於家庭溺愛、父母教養方式放縱、抗挫能力低等原因,常容易表現出憤怒的情緒,有時還伴隨着攻擊、衝動等不可控制的行為反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情緒問題如恐懼、冷漠等也值得心理老師關注,面對情緒問題,心理老師一定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耐心和愛心,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情緒。

2.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應注意什麼?

【參考答案】

(1)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根據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應從甄別式的評價轉向發展性評價,不能只關注學生是否回答對了問題,更要關注其思考問題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

(2)鼓勵性評價為主

在對小學生評價的過程中,鼓勵式的評價能成為正強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不斷思考問題,增加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

(3)體現個體差異性

學生個體具有差異性,這些差異包括智力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效率等諸多方面。因此,評價一個學生時,應在堅持客觀性原則的前提下,做到因人而異。不能以同一標準對學生做出好或壞的評價。

(4)可採用多種評價方法

在課堂中,除了採用師生評價的方法,還可以採用生生互評、組內點評、投票選擇等多種評價方法,幫助學生從更多角度了解自己。

小學心理健康《我把嫉妒變動力》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娜娜和小美

1.講述故事

關係一直不錯的娜娜和小美最近不怎麼說話了。兩人家住得近,平時常在一起,學習上也是互相幫助。不過自從上次期中考試後,兩人之間的友誼似乎發生了變化。原來,娜娜手裡有一套某名校內部編印的習題冊,外面市場上買不到,小美想借 來看看,可是娜挪總找借口拒絕。結果這次考試,娜娜總分比小美高出一大截, 小美覺得是這套習題幫的忙,由此便開始不自覺地疏遠娜娜。其實娜娜的進步更多是因為自己的努力,她常常利用午休或是課間操的時間背單詞、複習,學習十分刻苦。這一切小美也看在眼裡,只是因嫉妒心作崇,不願意承認罷了。

3.交流討論

師:有沒有同學說一下這個故事講了什麼內容?

生 1:小美因為嫉妒娜娜,結果兩人的關係逐漸疏遠。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也有過這樣的情緒嗎?

生 2:有,上次我朋友數學比我多考了十幾分,我心裡就不太舒服。

4.提出主題

同學們,嫉妒有好處也有壞處,當我們想要超越對方時,這時嫉妒心就轉化為動力,激勵我們努力進取。但是過度的嫉妒則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和人際關係。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怎麼把嫉妒轉變為動力吧!

(二)主題活動一:迷你情景劇

1.講述規則

5-7 人為一組,各小組在 10 分鐘的時間內,根據情境排演下列情景劇。

情境 1:小明平時學習比小強好,可期末考試時,小強的成績比小明要好,小明……

情境 2:小剛這回在學校徵文比賽中得了一等獎,而小勇才得了個三等獎,但小勇的體育成績比小剛要好得多,小勇……

情境 3:小麗和小芳都被同學提名為班長候選人。投票結果,小麗獲勝,小芳……

情境 4:小玲和小欣是好朋友,倆人都去報名參加校田徑隊,結果小玲入選,小欣落選,小欣……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師:通過同學們的表演,你對嫉妒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生 1:看了第二組的表演,我發現我們嫉妒別人往往是因為我們不如別人。

生 2:小明一味地嫉妒小強,結果兩個人友誼破裂,看來過於嫉妒會傷害朋友之間的關係。

師:情景劇中扮演被人嫉妒的同學是怎麼化解別人的嫉妒心的?

生 3:小剛就當不知道,小勇和小剛逐漸從朋友變成陌生人。

生 4:玲玲直接和小欣溝通,小欣後來還和玲玲是好朋友。

生 5:小強告訴了小明他的學習方法,兩人約好一起努力,後來兩個人的成績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4.教師小結

大家也都發現了,面對嫉妒不同的解決方法會造成不同的結果,那麼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把嫉妒轉變為動力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下一個活動。

(三)主題活動二:我有解決良方

1.講述規則

小組內討論可以把嫉妒轉化為動力的方法,限時 10 分鐘。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師:同學們,當你們產生嫉妒情緒時是怎麼做的?

生 1:我會告訴自己我應該向別人學習。

生 2:暗中和別人比賽,必須要超下次超過他。

師:有那個小組分享下你們的討論結果?

組 1:我們組覺得首先應該正確認識嫉妒,看到嫉妒有好有壞,不能因為別人嫉妒自己就覺得他是壞人,也不能一味地去嫉妒別人。

組 2:我們組認為應該看到自己的優點,我們嫉妒別人是因為別人的成功和我們的失敗形成對比,當我們以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就不會再和他人作比較。

組 3:我門認為要善於學習他人,化嫉妒為動力。別人的成功是有原因的,我們應該學習他人,促進自己的進步。

組 4:和他人競爭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超過自己的人同時也是自己的榜樣,要敢於和他們比成績、比進步、比意志,而不是貶低別人。

4.教師小結

嫉妒並不可怕,通過同學們的總結我們也掌握了一些把嫉妒變為動力的方法,比如正確認識嫉妒、和他人競爭等。希望同學們以後出現嫉妒情緒時,可以利用這些方法。

(四)總結升華

希望同學們能夠把這節課所學運用於生活,當我們在生活中出現嫉妒情緒時,可以把自己嫉妒的想法寫在一張紙的左邊,然後轉變認知,換種想法寫在紙的右邊。

(五)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有哪些克服嫉妒的方法?

【參考答案】

首先,我們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嫉妒的危害性。嫉妒是社會生活的腐蝕劑,腐蝕人的品質、損害人的事業、形象和身心健康。要克服偏激、增強自信,待人力求不受個人心境、情緒的干擾。

其次,讓學生學會調整自我價值的確認方式。能夠體現出個人價值的方面有很多,而每個人的優勢和劣勢又不盡相同。所以,用統一的標準衡量人的價值是不準確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不斷超越自己,而不是超過別人。

最後,要學會消解別人的嫉妒心。減少自己的嫉妒心的同時有必要學會如何消解別人的嫉妒心。與人交往時,尤其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應採取謙虛謹慎的態度, 不要經常去談自己得意的事情,也不要過分誇大自己的成績;應有意識地暴露自 己的一些不足和苦惱,避免激起他人的心理失衡,以贏得更多的朋友。

2.你的教學目標是什麼?你是如何實現你的教學目標的?

【參考答案】

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了解嫉妒的表現,認識到嫉妒是把雙刃劍,同時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嫉妒情緒,掌握把嫉妒轉化為動力的方法。 我通過三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實現我的教學目標。首先,熱身活動中通過講述娜娜和小美的故事,讓學生認識到嫉妒的表現,同時提出主題;其次,主題活動一通過情景劇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對待嫉妒,不同 的解決方法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要學會把嫉妒變為動力;然後通過主題活動二的小組討論,讓學生總結把嫉妒變為動力的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措施;最後,通過總結升華讓學生把這些方法應用於生活。

2020 下小學心理健康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及答案【1 月 10 日上午】 【來源於網絡】

小學心理健康《控制情緒》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你劃我猜

1.介紹規則

這裡有一些紙條,上面寫了一些詞,接下來老師會請一位同學上來表演,下面的同學可以根據這位同學的表演來猜測一下,看看誰猜得又准又快。

2.完成活動

3.師生交流

師:剛才做了一個簡單的小遊戲,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這些詞語有什麼共同點呢?

生 1:這些詞都是關於情緒的。

師:那麼你們猜對了幾個?

生 2:X 同學的表演太有趣了,我猜出來 6 個。

4.提出主題

剛才同學們都很積極地參與了遊戲,有同學發現了這些表演都和情緒有關,有的同學很敏銳,對 X 同學的觀察很仔細,識別出了很多情緒。接下來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情緒。

(二)主題活動一:情緒分類

1.介紹規則

老師這裡有一些情景,想請大家前後左右四個人為一組把它們表演出來。

情景一:小美畫畫得了一等獎,公布名次的時候,小美手舞足蹈,回到家也開心極了,碰到每一個人,她都開心得和大家打招呼。

情景二:小美媽媽給她買了一件新裙子,小美非常喜歡,第二天就換上新衣服去上學,到了學校小剛對小美說,這件裙子一點都不好看,還不小心把她裙子弄髒了。小美非常不開心。

情景三:小蘭和小亮是鄰居,關係非常好,結果小亮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要搬到另一個城市去居住和上學了,小蘭知道後悶悶不樂,已經很多天沒有好好吃飯了。

情景四:小強假期和爸爸去了野生動物園,見到了他喜歡的大熊貓,金絲猴,還去了爬行動物館,看見了很多不同類型的蛇,小強一看到蛇就跑到了爸爸身後,非常害怕。晚上還做了噩夢。

2.完成活動

3.師生交流

師:剛才同學們的表演都很精彩,誰來說一說你們組表演得是什麼呢?

生 1:我們表演的第一個情景,是開心。

生 2:我們的主題是傷心。表演得時候我感覺悶悶的,很不舒服。

師:那表演的時候是什麼感受呢?

生 1:我感覺很開心,並且打招呼的人也都感到很愉快。

生 2:表演的時候我感覺悶悶的,很不舒服。

生 3:我們表演得是生氣,我都別憤怒,感到再也不想理“小剛”了。

4.教師小結

剛才同學們剛剛表演得就是我們四種最基本的情緒:喜悅、憤怒、哀傷、恐懼。 當我們開心時連周圍的人也感到喜悅,當我們心情不快時,心理悶悶得,再也不 想理人了。看來不良的情緒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接下來我們一起頭腦風暴下, 看看大家遇到不快時會怎麼解決。

(三)主題活動二:頭腦風暴

1.介紹規則:請大家分成小組,談一談最近讓自己不快的事情,其他同學為他提供一個解決的方法。

2.完成活動

3.師生交流

師:哪個小組派代表先來分享一下?

生 1:我期中考試沒有考好,難受了好幾天,感覺吃飯都不香了。

師:哪組同學有什麼建議嗎?

生 1:我們組認為考不好確實挺難受的,但是建議我去打打球,換換心情。

師:其他組同學有什麼分享的嗎?

生 2:我的鄰居弟弟把好朋友送我的變形金剛弄壞了,可是卻不向我道歉,他媽媽還說只是一個玩具而已,弟弟還小,讓我原諒他,我特別生氣。我跟小組說完後,大家都在安慰我,認為我生氣是應該的,但是也建議我以後碰到這種事不要憋在心裡,可以找人傾訴一下或者寫在日記里。並且以後家裡來了人可以把玩具收起來。

4.教師總結:聽了同學們的分享,看來大家在討論中有了很多收穫。當我們有不快情緒時我們可以寫一寫情緒日記,或者找人傾訴,也可以轉移注意力,比如打打球聽聽音樂。老師認為這些方法都非常實用,希望大家之後碰到不良的情緒也能夠合理對待。

(四)總結升華

本堂課我們認識了情緒,也知道了遇到不良情緒時我們要發揮智慧去控制它們。 最後老師給大家播放一首《快樂頌》,在這首鋼琴曲下,請各位同學把控制情緒的方法寫成在卡片上面,自己保存,如果之後有了新的方法可以進行補充,隨時更新。

(五)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及解析】

1.你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怎麼實現的?

【參考答案】

我的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識別情緒,認識情緒的類別,二是學會控制和管理情緒。根據這兩個教學目標我進行了我的教學活動設計,通過熱身活動你比劃我猜,導入課堂並且讓同學們通過別人的表演來識別情緒;通過主題活動一,讓同學們情景表演,通過真實的體驗來體會情緒,並且認識情緒的類別;通過主題活動二, 讓同學們針對身邊人遇到的不好情緒互相建言獻策,從生活和現實出發,頭腦風暴,對不良情緒進行調控。

2.如何培養學生的健康情緒?

【參考答案】

培養學生的健康情緒首先要培養學生覺察情緒的能力;其次幫助學生接納不良的情緒,不苛求自己,以平常心來面對情緒上的波動;第三,學會調整情緒。引導學生合理宣洩不良情緒,善於採用多種方法及時進行調整;第四,學會有效表達情緒。有的同學想要與別人成為朋友但可能會採取相反的行動來表達;第五培養學生的幽默感。

小學心理健康《嘮叨也是愛》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家有兒女”

1.播放視頻

家有兒女》片段中的媽媽不斷嘮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了家庭的矛盾衝突。

2.師生交流

師:同學們看完視頻有什麼感受?

生:視頻里的媽媽一天到晚都在嘮叨,從學習成績到吃飯睡覺,真是太煩了。

師:大家的生活中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

生 1:每天上學前,我的媽媽總是嘮叨好幾遍:“上學過馬路千萬要小心,上課要認真聽講……”

生 2:我一回家媽媽就各種嘮叨,有時候我偏和她反着來。她讓我收拾屋子,我偏做作業。讓我做作業,我就去收拾屋子……

生 3:我的爸爸總是拿我與鄰居家的孩子比,說我這也不行,那也不好。有時我真想和他大吵一架。

3.提出主題

大家在生活中都遇到過父母的嘮叨,也都有不耐煩。大家有沒有認真思考過,父母為什麼嘮叨呢?其實嘮叨的背後,也是一種愛的體現。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去體會《嘮叨也是愛》。

(二)主題活動一:“空椅子”遊戲

1.講述規則

通過空椅子的遊戲再現剛才講述的父母嘮叨的情景。教室前方放着高矮兩把椅子,坐在高椅子上的時候,你就是“爸爸”或者“媽媽”;坐在矮椅子上的時候,你就是自己。請同學們嘗試模擬父母嘮叨的情景。

2.師生交流

師:當你是“爸爸”或者“媽媽”的時候,你有什麼感受?

生 1:希望對面的“孩子”可以認真聽我說話,理解我的想法。我想到自己之前對父母那麼不耐煩,還故意和他們反着來,他們當時一定很難過。

生 2:表達擔心的時候,說話的語氣會變得有些着急,但是沒有責備的意思。我想到之前爸爸跟我說話也是一樣的語氣,我覺得我以前可能誤會爸爸了。

3.教師小結

當我們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就會發現他們的嘮叨其實是出於對我們的關心和愛。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合理應對父母的嘮叨,有效和父母進行溝通。

(三)主題活動二:巧對嘮叨

1.講述規則

按照心理小組為單位,每組十分鐘時間,進行針對“巧對嘮叨”的討論活動,思考合理應對嘮叨,有效溝通的方法。

2.交流分享

師:如何應對父母的嘮叨?

生 1:認真傾聽父母的想法和意見。這是對父母尊重的表現,也是建立有效溝通的前提。

生 2:換位思考,學會理解。父母的嘮叨都是出於關心和愛,我們應該多一點耐心,用感恩的心體會他們的付出和愛意。

生 3:向父母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獲得支持和認同。比如,我不喜歡爸爸總拿我和鄰居家的孩子比較,我應該把我的想法告訴爸爸,坦誠交流。

4.教師小結

同學們都認識到了父母的嘮叨也是愛的體現。希望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可以運用今天學習到的技巧,認真傾聽,學會理解,真實表達,做到合理應對父母的嘮叨,有效溝通。

(四)總結升華

在課堂的最後,請同學們給父母寫一封信。在信中運用我們今天學到溝通技巧,感謝父母的關心和付出,真實地和父母溝通自己的想法,回家後把信交給自己的父母。希望大家都可以和父母架起有效溝通的橋樑!

(五)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請你對剛才的課程進行教學反思。

【參考答案】

教學反思有助於教師保持授課的優點,改進授課的不足,是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對於本節課,我的反思如下: 本節課的優點在於:教學目標清晰,教學重難點突出。本節課我的教學目標是學生理解嘮叨也是愛,學會合理應對嘮叨並掌握和父母溝通的技巧。教學重點是理解嘮叨也是愛的體現。教學難點為掌握有效溝通的方法。首先,在熱身活動的環節,通過播放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從而引出主題。然後,我通過“空椅子”的活動引導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會“爸爸”和“媽媽”的思想活動和情緒感受。在自我對話的同時進行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嘮叨的原因,看清問題的本質, 理解父母的嘮叨也是愛。接下來,我鼓勵學生髮表看法,提出應對嘮叨以及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在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同時,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總結升華的環節,通過寫信交流的方式,對溝通技巧進行了鞏固。以上教學設計突出了重點,並突破了難點,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本節課在還需要優化的部分在於:由於緊張出現了個別口誤和詞語重複情況。針對此問題,我會多加練習,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

2.簡述小學生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徵。

【參考答案】

小學生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徵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1)快速性。小學生入學以後,在適應這種新環境和新要求中,他們的各種能力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在以學習為主的活動中,智力與思維的發展上出現了質變,是智力迅速發展的好時機。

(2)協調性。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是迅速的,但又是非常協調的。這與小學生自身協調、平衡的心理發展密切相關。自覺紀律的形成和發展在小學階段的心理發展中佔有相當顯著的地位。

(3)開放性。小學生的生活經歷有限,內心世界不複雜,自控能力尚未得到發展,因此他們心理活動顯得純真、坦率,喜怒哀樂常溢於言表。也就是小學生可以通過外在行為能夠表現出來情緒情感。比如他們開心的時候就會哈哈大笑,難過的時候就會嚎啕大哭。

(4)可塑性。小學生的心理活動正在處於由不成熟的嬰兒時期向成熟的青少年時期發展的過渡階段,其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等方面還只是處於開始形成時期。即這個時期小學生向師性、模仿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