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就像是一場“心理感冒”

近日,知名喜劇演員馬麗接受央視採訪時坦率承認自己一年前曾患有抑鬱症。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抑鬱症這個詞突然闖進我們的生活,這個看起來與普通人無關的詞,卻生生帶走一些人的生命。

近年來,全球都在經歷着嚴峻的心理健康形勢。2021年,抑鬱症患者全球累計超3.5億人,其中職場人群是 “主力”。WHO權威數據顯示:中國有超過5400萬人患有抑鬱症,佔總人口的4.2% ,相當於每100個人里約有4個人是抑鬱症患者。抑鬱症離我們其實並不遠,遠的可能只是我們對它陌生的認識。

抑鬱症,到底離我們有多近?

有人說抑鬱症和季節天氣有關係?這種說法是真的嗎?聽聽大咖怎麼說!

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心身醫學科主任李貴斌主任醫師指出,針對最近受天氣影響,不少人心情低落,有部分患者還有季節性的複發,一般在春季高發,但並沒有科學依據表示抑鬱症一定與天氣有關係。抑鬱症是一種很複雜的疾病,除了遺傳等生物學病因之外,還與心理特點、社會性事件等諸多社會心理因素有關係。

究竟什麼是抑鬱症呢?抑鬱症是最常見的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至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放下病恥感 其實抑鬱症沒那麼可怕!

“在臨床中,儘管有些患者被識別為抑鬱症,但整體的就醫率仍不高。還有很多人認為這只是情緒不穩定的問題,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患者病恥感重。”李貴斌主任介紹,社會對抑鬱症患者存在普遍的歧視。有些患者即使被診斷出患有此病,但諱疾忌醫,不願意接受治療,一些患者來院就診時病情已經很嚴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保證自己永遠和抑鬱症絕緣。抑鬱情緒就像心理感冒,是很常見的。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這是正常的。只要是能讓自己放鬆的方式都是可取的,比如通過情緒宣洩、運動減壓、心理醫生諮詢以及善用身邊的資源,多與朋友、親人溝通等,抑鬱情緒是可以排除的。另外,社會也要多一些接納,少一些歧視,讓患者消除病恥感。

“而抑鬱症大部分通過規範治療是可以臨床治癒的,一般急性期治療需要8周左右癥狀就會明顯改善。”李貴斌主任介紹到,抑鬱症第一次發病後,如果不能進行規範,複發幾率大,因此,第一次接受規範治療很關鍵。否則延誤最佳治療時機不僅使病情加劇,增加治療難度,也增加複發率。

抑鬱症的這些表現你中了幾種?

隨着時代的的發展,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抑鬱症成為高發的精神疾病。那麼,抑鬱症有哪些癥狀呢?快來科普一下吧!

01

情緒莫名低落、敏感

患有抑鬱症的患者,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即使在一群人中間,也會莫名的感到低落,提不起精神來,有時會為了照顧別人的感受,強顏歡笑,實際上會使自己更累。除此之外,心裡很敏感,一點小事就會引發低落,有時也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大發雷霆。

02

記憶力下降

抑鬱症有時會出現記憶力下降的狀況,甚至今天記不起昨天發生的事情,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同時,患者還會與周圍的人和事情產生抗拒,對自己以前喜歡的事情也提不起精神來,思維也會為之遲鈍。

03

身體總感覺疲憊不堪

抑鬱症患者常常會出現疲憊不堪的狀態,渾身無力,連最簡單的走路都會感到疲累,更不用說運動了。更多時間裡,只想躺在床上,呆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想動彈。

04

軀體化癥狀

抑鬱症是精神疾病,心理影響生理,引起一些生理性疾病。伴隨抑鬱症出現諸如失眠、食慾下降、心慌氣短,女性產生月經紊亂,痛經等,男性則容易對房事失去慾望等。病症嚴重的則會引起高血壓,進而可能誘發一些心腦血管疾病。

05

產生輕生念頭

這也是嚴重抑鬱症患者的重要表現。通常情況下患者對生活失去信心,加上不願意與別人傾訴,繼而引起憎惡自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對,甚至什麼都不配擁有,產生輕生的念頭。出現此種心理,極其危險。

以上就是抑鬱症患者常見的幾種表現,如果你佔有三種以上,說明病情比較嚴重,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或專科醫院診治。生活工作壓力巨大,促使抑鬱症高發,所以,大家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尤為重要。

來源: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