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有位朋友對我說了他對於心理學的一點點看法,他對於中國心理學各種批判,中國心理學不行、心理諮詢師不行;中國心理諮詢師收費太高等等。
因為他的看法十分膚淺,根本不了解心理學的基本含義。所以,我也就不必和他討論心理學的問題了,不可與夏蟲語冰。
因為他和我簡單的交流。讓我深深感到:能夠指出心理學有問題的人是兩種人:一種是頂級高人,目前,我還不是。所以,我還不能指出心理學哪裡有毛病和問題。另一種就是心理學小白。
心理學小白因為看到了一點點心理學的知識就誤認為自己已經看明白了整個心理學。就用自己的那一點點知識去衡量別的心理學知識和心理諮詢師,只要和自己所學知識不同的、相左的就認為是不科學的,是不對的。
在心理學裡,不存在哪種心理諮詢的技術、技巧牛,哪種技術差的說法。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你說家庭系統排列好,還有的人認為家排就是迷信,而精神分析好。心理學小白就會執着於心理諮詢的技術、技巧、方法。卻不知道一個人精氣神十足就可以氣沖病灶,增長智慧,思維敏捷,充滿定力。何必再弄那些心理諮詢的技術和技巧呢?
在心理學小白眼裡就只是知道:某個心理諮詢的技術好,某個心理諮詢師水平高,某個專家收費低等這些有形有相的東西,卻不知道一切技術、方法、技巧的使用,作用的發揮依靠的是人,人才是一切的根本而不是技術。
換言之,你智慧不夠,精氣神不足,執念很多,雜念很多。認知不夠科學、境界格局不夠高。你就無法很好地理解心理諮詢的技術、技巧和方法。你也無法很好地利用這些技術、技巧和方法。所以,不是心理學不夠給力,不是心理諮詢的技術、技巧、方法不夠給力。而是你不夠給力。
要清楚:智者察同,愚者察異;區別一切法不起分別心。也就是說,越是水平低得越能分辨出誰水平高、水平低;哪種諮詢技術好、哪種不好。甚至都能細微地區分出一個人說話、做事、表情、坐立行走這裡不對、那裡不好。看似此人智慧很高,實則是此人內心的執念、分別心太重而已。而智者則理解、尊重、包容一切,同理大眾、一切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