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你自己,這個世界真實嗎?
圖片來源網絡:楚門的世界
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很扯淡,那麼你的精神狀態沒啥問題。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個問題,那麼你估計也沒多大問題。如果你不但覺得這個是個問題,而且還深入思考過,甚至因此而茶飯不思,那麼我建議你到醫院檢查檢查。
言歸正傳,我們今天來談的,就是“真實感”這種東西。同樣的,我們依舊以二元論的視點來切入。一般情況下,我們人不會用意識懷疑軀體,也不會用軀體懷疑意識。對於世界上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從不會去考慮意識和軀體之間的關係。
也正因如此,人類社會才得以從無休止的思辨中轉向實在的現實實踐。也唯有人類社會中的主流是現實導向,且落足於實踐,文明才得以開花結果。
圖片來源網絡:馬克思名言
而糾纏於那些本不與現實勾連,也不影響實踐的“蠢問題”,只會讓自己在思考中痛苦地蹉跎時間。這種痛苦是意識上反覆咀嚼未知而絕望的苦澀。哲學家們也容易在這一次次的求索中迷失。
那麼這些蠢問題裡面,就有這麼一個東西——真實感。我們哪怕是三歲小孩,都會對真實有模模糊糊的印象。因為我們自出生之日起,我們就和這個物質的真實世界打交道。100年前沒有互聯網,人們只能通過書畫小說來幻想世界。而今天,二維屏幕的誕生,已經把幻想變得聲色俱佳。
圖片來源網絡:小孩子與計算機
於是,真實感的問題再次被提及。雖然還是不會有多少人在意這個問題。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真實的。我們不去質疑我們腦子裡在思考的那玩意,正如我們不會去質疑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牆壁是真實的,沙發是真實的,茶几是真實的。它們有質量,它們有形體,它們不但可以被感知,還可以被體驗。
可是我們憑什麼覺得這就是真實的呢?
這個問題太無解了。幸運的是,幾乎沒有多少人會抓着這個“憑什麼”不放。我們所認為的世界不只是一個單純的3d模型,因為在我們去認知世界的時候,我們已經把文化習慣嵌了進去了。沒有誰能真的知道客觀世界的樣子,因為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只有主觀這一條通道。
主觀的認知,把客觀世界的一部分加工後返回給大腦,進而形成一個“我認為的客觀世界”。我們的大腦在給我們發射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的電信號的時候,壓根就沒想過我們是否會質疑這個世界的真實。一切都建立在世界真實的基礎上。
圖片來源網絡:超現實手法
人會說謊,客觀世界不會。人對人充滿懷疑,但是人為什麼要懷疑世界?人沒有任何理由去懷疑客觀世界。所以,世界不需要任何證明,它本身就是真實的。我們的五官都是在把這種真實反饋給我們的大腦。
為什麼答不上來呢?有沒有一種可能,世界其實是一個盒子?又或者說是一款大型遊戲,所有人都在其中,卻也只是其中的沙石,給所有人以真實的體驗去查明真相。
圖片來源網絡:電影《失控玩家》
然而,真相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度過時下的現實。失去真實感,其實並非是現實失去真實感,而是我們在體驗上將幻想的失去真實感的世界套用到了我們的意識上。
世界自始自終都沒有失去過它的真實,而我們從認知工具感受到了一種失真實感。而那不過是更隱秘更高級別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