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常見的十一個不合理信念,對照發現自我認知合理化改變

2022年07月14日16:18:23 心理 1835

下面是著名的認知行為心理學家埃利斯總結的11個不合理的信念,抑鬱焦慮的人可以和自己的認知、觀念相互對照,幫助自己認知合理化,做自我治療的時候做參考。

抑鬱症患者常見的十一個不合理信念,對照發現自我認知合理化改變 - 天天要聞

不合理信念一:

一個人應該被周圍的人喜歡和稱讚,尤其是對自己很重要的人。

探討分析:

這是一個主觀的美好意願,但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成立的。比如在學校、工作場所甚至家庭成員之間,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都不可能完全做到這一點。事實上,這是完全超越現實的目標,誰都不可能完全得到。

另外別人是否喜歡你,是否稱讚過你,你自己可能也不知道,不一定是當著你的面做出的。

每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特點,有自己主觀的感受、情緒。這些既可以來自於外在,也可以來自於內心。別人怎樣選擇別,是否喜歡和稱讚你,是別人的權利,實際上,對於你自己是來說,這無法決定的。就算是以討好和或取悅等方式,也未必獲得別人的讚美和喜歡。

合理的認知和信念:

人與人是不同的,一個人,被另外的人否定或排斥也是可能的或正常的,別人喜歡你但未必會公開說出來,只要你知道,還有少數人,哪怕一個人喜歡你,就可以肯定自己是受歡迎的。

不合理信念二:

一個人必須要有很強的能力,各方面都有成就,這樣才有價值。

探討分析:

這是脫離現實的目標。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

一個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比別人有些優勢,但同時可能在另外的方面,卻不如別人,這是很正常的;一個人可以有很多成功,也可能經歷很多失敗,這是因為本來世事無常,無法保證哪件事一定能成功、哪件事一定不會失敗!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樣想也是一種合理的想法;或者說,努力的做自己應該做的,但是對於結果不必過於執着,努力的過程同樣是有價值的。

合理的認知和信念: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優勢和劣勢,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人生,不能以成敗論英雄,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獨特的價值。

不合理信念三:

那些邪惡、可憎的壞人,都應該受到責罵與懲罰。

探討分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都可能有錯誤、有缺點、有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認知和態度在觀察別的人,要知道,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我們自己內心認為的好與壞!

自己喜好或不喜歡的,並不能代表別人是否喜歡,並不一定代表別人也有同樣的看法,更不能代表法律。

心理學家艾里斯說:“每個人都應該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錯誤的人類的一員。”

合理的認知和信念:

誰都有可能犯錯誤,寬容和愛,能給自己帶來積極情緒。

不合理信念四:

當事情不合自己心意的時候,是很可怕、很悲慘的。

探討分析:

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無常變化的,按照自然規律發生、發展、變化,不一定會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去發展。那麼,事與願違,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正所謂“人生不如意,十常居八九”。

合理的認知和信念: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挫折和打擊,這些都是人生中經常會有的事情,沒什麼可怕的,也不一定是很悲慘的、或很糟糕的、不可收拾的事情。

提升自己的能力,盡量在更大的範圍內,讓自己能夠把握事情的發展方向。同時,提升心理素質,讓自己“接受結果的不確定性”。

能對一切事物未來的發展和不確定,保持寬容、樂觀、接納的態度。

不合理信念五:

不幸福、不快樂是外在因素所造成的,個人無法控制。

探討分析:

外在的所有因素,都是經過自己的主觀判斷之後,被自己的心所認識的。

外在的因素是客觀的,是自己無法控制和掌握的,這一點是正確的,但是,自己的心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自己的看法和對外在因素的評價是自己可以調整和改變的。

而幸福和快樂,是自己的主觀感受,歸根結底來自於自己的心,不是來源於外在因素和客觀世界,而與內在的認知和信念有關。

正確的、合理的評價,引起積極、快樂的情緒。我們改變不了外在事物,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對待事物的態度。

合理的認知和信念:

幸福和快樂都是自己內在的主觀的感受。不是外在因素決定的,而與對外在事件的看法、評價有關。

通過改變悲觀的評價、態度,並結合適當的觀念和行為,人是可以控制、調節自己的快樂和幸福的。

不合理信念六:

人必須非常關注危險、可怕的事情,而且必須時時刻刻注意可能再次發生。

探討分析:

了解到未來的不確定性,未來有各種可能,這是可以的,但過分的憂慮則是不合理的,這就是焦慮產生的因素之一。

未來還沒有發生,有適當的準備就可以了,不要過分的誇大,把關注點放在在當下的生活是更合理的態度。

合理的認知和信念:

活在當下,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不合理信念七:

對於困難和責任,面對是很難的事,逃避可能會更容易。

探討分析:

逃避、拖延或者不負責任,表面上看更容易,但實際上,不但完全解決不了問題,甚至還會把問題弄得更嚴重,以至將來也無法解決。

而當一個人正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事情反而變得簡單,會有各種辦法解決問題,因此,面對和接納,勇於承擔,是合理的選擇,就算失敗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合理的認知和信念:

對待困難和責任,面對和接納是合理的選擇;逃避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是一種習慣性錯誤。

不合理信念八:

一個人應該要依靠別人,而且需要找一個比她強的人來依靠。

探討分析:

人與人應該互相幫助,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需要彼此相互依靠,但是,如果產生了凡事都要依賴別人的心理,這是不合理的。

依靠他人,會讓被依靠的人產生心理壓力,這樣反而使良好的人際關係變得不和諧健康。而過分誇大依靠的必要性,會讓人放棄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失去獨立的人格、個人尊嚴和價值感,從而產生不安全感以及其他各種心理問題和人際關係不良。

合理的認知和信念: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才是最好的依靠。

別人的幫忙只能是輔助的,別人只能在某些方面幫助你,任何親近的人也不能完全代替你自己的心理和生理,不能代替你自己的生活。

獨立人格、安全感、幸福感是依賴自己能獨立自主,依賴自己內心強大才能獲得的。

不合理信念九:

過去的經驗決定了現在,而且是永遠無法改變的。

探討分析:

過去的事實確實是無法改變的,但是,不能說過去就會決定一個人的現在和未來。

因為,過去的事情雖然不可改變,但我們對過去的看法和評價,是可以改變的,例如,有些生病的人,在病痛的當下感覺到非常大的痛苦,但是恢復健康之後,會經常感慨,那些過去的痛苦,是他們人經歷中的巨大的財富。

因此,過去的經驗並不是完全無法改變的,而且,一個人的未來,是可以通過現在的行為、持續地努力來改變的,任何人仍然可以控制、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與過去並沒有絕對不可分割的關係。

合理的認知和信念:

過去已經過去,當下和未來才更有價值,完全可以通過當下的行動和持續的努力,來得到你想要的生活。

不合理信念十:

我們應該關心他人的問題,也要為他人的問題感到悲傷難過。

探討分析:

關心他人、富於同情,這是愛的表現,這樣是合理的,同時,也要關心自己的問題,也要愛自己。

不能因為別人而忽視自己,不能過分減少對於自己的愛和關注,自己和別人都是人,是平等的,事實上,只有真正的愛自己,才能夠做到愛別人。

合理的認知和信念:

愛別人也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同時也不要忽略自己。

不合理信念十一:

人生中的每個問題,都有一個正確而完美的答案,一旦得不到答案就會很痛苦。

探討分析:

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或者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人生。

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個不同的人生標準,而完美是沒標準的。因此,永遠也得不到一個真正意義上正確而完美的人生。

對任何問題都尋求完美的解決辦法是不可能的。如果堅持要尋求某種完美的答案,只會使自己感到迷惑、失望和沮喪。

合理的認知和信念: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會有正確而完美的答案,生活中的各種存在本身就不能用完美來定義。接受不完美,是合理的選擇。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