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請進。”
“老師好!”
輕輕坐下,四目相對,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為了避免尷尬,只能拿出自己百試不厭強有力的萬能本領——微微一笑。
“你好像有點緊張?”
“嗯,有點,哈哈。”
再次嘴角上揚,傻笑一番。
“沒事的,你有什麼問題都可以跟我說,我不會對你們同學,老師們說的。”
“好的。”
他遞過來一張表格,這時,我才發現手裡拿了一堆的材料。
“你在名單上的哪個位置?”
“哦,我是替我師弟來的,沒問題吧?”
“他是哪個?”
“這個,某某。”
我找到了小龍師弟的名字,看到上面寫了許多信息,剛要看,諮詢的老師就將表格抽了回去。腦海里除了小龍師弟的名字,什麼也沒看到。
“那,是你諮詢呢?還是你的師弟?”
“是我。”
就這樣,心理諮詢開始了。
心理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然而我與它相識甚晚,相失交臂,終不得進門的要領。偶然間,我聽聞有一批心理專家進校為學生免費提供諮詢服務,這等天大的餡餅,怎麼會錯過?
填表,報名,等消息……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沒有被選上。看來,我還是太普通了!
這時,天賜良機,一位師弟突破重重包圍,喜得提名。重要的是,他並不是很想去。緣分,這就是傳說中的緣分嗎?自然而然,我替他去了。
對面的老師大概不到四十的模樣,中等身材,圓臉,短髮,眼睛大而圓,稍微有點外凸,眼圈微微發黑,有眼袋,但不是很嚴重。普普通通的一個人,如果是在路上遇見,我大概是不會聯想到心理諮詢的。
“我有的時候剋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經常暴躁,發完脾氣之後又很後悔,覺得自己不應該那麼凶的。”
“你是從小一直這樣嗎?還是近期如此?”
“近期吧……隔三岔五,就會生氣,但很快又會好。”
“一般對誰發脾氣呢?”
“對父母,對男朋友。有時對周圍的朋友也會,但是發完脾氣就又很後悔,但是有時候就是抑制不住地生氣。”
“這很正常,女孩子多少會任性一點,有點小脾氣。對陌生人這樣嗎?”
“對陌生人不會。”
“那沒什麼問題,對親近的人發泄自己的情緒是很普遍的一件事。為什麼你會對親密的人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而不是隨便一個人?因為你信任他們,知道他們不會離開你,這是正常的一種心理狀態,這和病態心理是不同的。當出現了病態心理,比如暴燥症,這種會影響到了正常生活的情況……嘗試控制自己的情緒 。”
……
“就是覺得自己脾氣不好,而且發完脾氣後,老是後悔。可能前一秒和男朋友吵架,後一秒就後悔了,會很難過,很自責。”
“……偶爾有點小任性,男人會覺得你可愛,可是經常這樣,誰也受不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做錯了,可以給對方點甜蜜,緩和一下,比如請對方吃個飯。或者說,等下次自己有點生氣了,就直接跟他說“我有點生氣了”,這樣他的態度就會有所改變,你的情緒也會好一些。溝通很重要,男人不會那麼細膩,有什麼事情你要說出來,而不是等着他猜。”
……
“我有一個玩得特別好的舍友,還有一個處得不錯的師弟,結果他們倆在一起了,我心裡就挺不舒服的。最近,我在刻意地遠離他們,又覺得自己太小心眼,做得很不對。”
“很正常,妒忌的心理,多少都會有的。你看,我們三個人玩得好好的,結果你們倆這樣,心理肯定是不平衡的……”
……
“有的時候,我會過分擔心。比如我給我媽打電話,她沒有接,我就會胡思亂想。男朋友也是,如果不回我消息,或者長時間聯繫不到,我會想一些不好地事情,會不會有什麼意外呀,然後越想就越擔心……”
“……輕微的焦慮症,你可以試着調節一下自己,應該第一時間考慮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些情形。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你想想你自己,是不是也有在忙,手機不在身邊的時候……”
……
“你來到學校是為了學習,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用太在乎其他的事情。你不是這樣的人,就不必太勉強……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他們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環境與你不同,想法與行為自然與你不同,你不能強迫他們必須按照你說的做與你想的做,不是嗎?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些許的細節記不清了,總之就是,我很好,做自己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