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在群里說話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幾個!

2022年07月02日15:20:16 心理 1628

正文共3051字,預計閱讀時間約為7分鐘

也可點擊本篇推文音頻,用耳朵聆聽知識~

你愛在群里發言嗎?(如果你也不愛發言,那你就是小編的好朋友……)

我們也會看到,有些朋友在某些群里是“潛水員”,在另一些群里卻是“氣氛組組長”、“搞笑組擔當”;也有一些朋友,熱衷看群動態、熱愛搶群紅包,卻不愛在其中說話,這也被稱為“窺屏”。

“潛水”“窺屏”背後隱藏了什麼心理活動?為什麼群發言總是讓大家頭疼?今天我們就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給大家盤一盤~

原因一:擔心他人的負面反饋

群聊作為一種群體溝通的方式,群發言的難度有時可以類比公開演講。群發言的過程也是個體印象管理的過程。

所謂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是指人們試圖管理和控制他人對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過程。通常,人們總是傾向於以一種與當前的社會情境或人際背景相吻合的形象來展示自己,以確保他人對自己做出愉快的評價。在社會互動中,理解他人對自己的知覺與認知,並以此為依據創造出積極的有利於我們的形象,有助於我們與他人更好的交往;但同時,過度關注印象管理也可能讓自己的行為過於依附他人的看法、過於被動。

在這種情境下,發言引起的他人關注可能會為發言者帶來兩類擔憂,一類是沒有得到他人的回應和關注、而使得場子冷下來的尷尬;一類是自己的公開表達引起的發言不當而為自己帶來的潛在的負面反饋或負面評價。

上面兩類情況的出現均不利於發言者在群體中的印象管理,尤其在群成員之間熟悉度較低時更為凸顯。為了規避這種擔憂,很多朋友就不會輕易選擇發言,從源頭上控制可能出現的問題。

不愛在群里說話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veer圖庫

與此同時,這些擔憂也會為發言者帶來一定的負面情緒,最典型的常見於發言前焦慮與公開情境發言恐懼。

可能的原因有三點:

(1)發言者性格內向易害羞,難以自我表達。常見於社恐人群,典型表現如在社交中出現的目光四處游移,臉紅,聳肩,坐立不安等癥狀。

(2)發言者自信程度不足,自尊水平較低。也就是說,這些朋友不願相信自己的自我價值,往往把事情往壞處想,不太願意為改變付出努力。這部分朋友更易出現對人際關係、社會過分敏感的表現。

(3)過去的負面反饋。從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看,先前反饋會塑造個體之後的行為,之前相似情況下不愉快的體驗、或沒有得到他人的正向反饋與支持,會加劇個體對之後行動的恐懼與畏難反應。例如,“之前大家本來在群里聊的很high,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跟了幾句個人觀點,結果說完後場子馬上就冷了下來,群里寂靜了”,這位發言者可能更加難以進行下次的發言。

心理學上的行為主義流派認為,行為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核心在於" S-R "(即刺激—反應)。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由之前的刺激所塑造,行為反應取決於刺激的內容和強度。正面反饋(獎勵)有助於推動行為的再一次出現,而負面反饋(沒有正反饋或懲罰)則可會降低行為之後出現的概率。

針對上面的情況,發言者可以通過刻意練習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自信程度和自尊水平、尋求意見支持,通過好的反饋正面激勵自己,而減少公開發表意見帶來的應激反應和負面情緒,進而讓自己能夠在公眾面前更好的表達自己。

原因二:旁觀者效應與“搭便車”行為

線上群聊作為一種群體溝通的方式,具有責任分散性、弱即時性、指向不明確、傳受者關係鬆散的特點,此時就容易出現旁觀者效應。

所謂“旁觀者效應”也被稱為責任分散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當任務落在一個人身上時,我們往往不得不承擔責任;而當任務指向變為一群人時,我們往往期望他人能夠完成更多。

舉個例子,領導在群里發了一個通知,底下沒有人回復。大家心裡可能都在想:別人都不回,我更不用回了。(別猜了,我說的是不是你?)

不愛在群里說話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veer圖庫

另一方面,群友們也可能出現“搭便車”的行為。所謂搭便車是指,投機者在集體活動中抱着“就算我不做,總會有別人做”的碰運氣的行為。回到上面的案例,領導在群里發了一個任務,底下沒有人回復。大家心裡也可能在想:總有人會回復,我就可以不回復了。

換個角度,其實在線上交流中我們也存在默認的共識——如果他人真的有急事可能就會私信或者@相關人員,如果只是發送群消息,群體會默認這條消息沒有看到,即使不回復也無傷大雅。

原因三:不認同群里的內容

這類情況最可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相親相愛一家人”或者“幸福一家子”的親情群中。長輩們轉發的抽獎、養生、砍一刀等內容,我們本着不信謠不傳謠的態度,往往既不關注也不認同,但考慮到家庭的和睦,往往不會直接反抗。

當我們對群聊中的內容甚至群體缺乏認同時,就更可能對其產生排斥、難以融入的心理。尤其當在給家長科普後,一次又一次敗下陣來,久而久之自身的表達欲也會受到較強的抑制。慢慢地,群里依然還是長輩們熱火朝天地互相分享,我們則筋疲力盡無力糾正,甚至放棄吐槽直接繳械投降。

所謂群體認同(Group identity)是指群體成員將群體的目標、規範、行為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和行為標準,其程度決定了一個群體的凝聚力和士氣等特徵。這種群體可以是以血緣、地域天然形成的,例如家庭、宗族;也可以是以觀念、主張自然形成的,例如女權主義者、環保主義者等。

其中,群體目標是否明確、恰當,群體有無“核心”人物,群體成員需要的滿足程度以及群體內衝突的解決方式是否合適等,都會影響群體認同。如果上述因素不能滿足,群體成員則可能對自己所在群體缺乏認同感;當其既不認同又無法脫離群體時,也會表現出“外群體偏好”和“內群體貶低”等態度或行為。

不愛在群里說話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veer圖庫

原因四:對於群內容沒有表達需求

這類情況相對簡單,常見於一些功能群。例如社區群,大多是居委用來通知信息,群成員之間的群聊反而容易埋沒居委的重要信息。本着信息傳遞最大化的原則,我們很大程度上會本能的選擇不說無關的話、不去干擾他人的信息接收與傳遞。與上面的情況相比,這種“沉默”則是正向反饋,保證了消息傳達效果的最大化。

不愛在群里說話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veer圖庫

原因五:信息爆炸

理論上每個成員都可以在同一個時刻嵌入無數群,我們在不同的群聊中身份不同,可能是領導、學生、朋友、子女等等,所以在群聊回復中也需要不斷變換身份、語氣和思路。

這種無限的嵌入性極大地增加了使用者的信息流,而過多的信息會增加使用者的認知資源損耗,當使用者的資源損耗過大而又沒有及時補充時——例如工作一天下班回家看到一堆群消息——回復的意願也會更低,更願意給出“已閱,不回”的反應。

自我損耗理論(Ego depletion theory)認為,資源對自我的執行功能(包括自我控制、審慎的選擇、主動性行為)不可或缺。而人的認知資源有限,短期內只能進行有限次數的自我控制。當資源不足時,就會出現自我進行意志活動的能力或意願暫時下降的現象,包括控制環境、控制自我、做出抉擇和發起行為等能力或意願的下降。

不愛在群里說話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veer圖庫

結語

最後,祝大家能夠在線上溝通中節約認知資源、實現有效溝通、不被耽誤在無意義的聊天中;同時也“該出手時就出手”,勇於擔責,不因膽怯或憂慮而失去主動溝通和展示自我的機會。

順便問一句:你不願意在推文下面留言的原因又是啥呢?

不愛在群里說話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不愛在群里說話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版權說明: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媒體轉載和摘編,並且嚴禁轉載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首發於科學大院,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科學大院立場。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


來源:科學大院

編輯:樂子超人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