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心理千奇百態,有些匪夷所思,但更多的是我們誤讀了這些心理現象,簡單地打上“另類”的標籤,好向我們的子孫交待。
其實,人類經過百萬年的進化,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環境中,逐漸沉澱了不少本能行為,並隨着基因傳給後人。而我們很多打上“另類”標籤的認知習慣,都是我們的偏見,它們是祖先在進化過程中留給我們的基因記憶。
進化心理學就是研究這些被我們打上偏見烙印的另類世界。在我讀完戴維·巴斯的《進化心理學》(第四版)這部書後,它給我造成的是腦衝擊,強烈而震撼,顛覆了很多關於這個世界的認知,一個另類世界那麼完整地轟然佇立在我們面前。
一、人類不過是造物主創造出來的智能機器而已
進化心理學提出了一個十分有趣的觀點:人類不過是台智能機器而已!
我們的祖先在遠古的狩獵-採集時代,進化產生了獨特的生理適應器,這些適應器讓先祖們可以通過進化中反覆出現的情境,選擇出那些能夠增強人類自身生存和繁殖能力的心理設計,並遺傳給後代。
這些心理設計構成了人類這種智能機器的模塊,人的心理正是這些進化適應的產物。
具體體現在,人的心理具有模塊性,這些模塊作為特殊化的計算機制,僅僅專註於與其特殊處理能力相關的信息。
一個模塊只能處理與特定功能相適應的特殊化信息,人的心理正是由這些認知模塊組裝而成,每種心理具有特定的功能。
下面這些問題你就不用杞人憂天了,因為它們體現了這台智能機器正在發揮作用。
(1)你喜歡甜食嗎?不要為此擔憂,甜食來自人類基因的誘惑。
人類偏好甜食,完全是一種解決食物問題的心理機制,因為甜食含有高熱量,高熱量食物對於祖先們來說十分重要,可以解決食物短缺的問題。
(2)你也不用擔心噁心反胃,這是身體在幫助你避開疾病。
人類心理通過漫長的歷史,進化出一種厭惡機制,對某些食物會產生條件反射式的排斥,篩選掉不宜食用的食物。
(3)“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繩”,原來這是真的。但是,不用擔心,人人都存在這樣的恐懼心理。
遠古環境中,人類會經常遇到蛇、毒蜘蛛以及猛獸之類的危險動物,這時就要能夠快速作出反應,經過歷史進化,面對這些危險動物時就會出現害怕情緒。
這種害怕情緒就像一個開關,摁下按鈕,遠古人類就會進入緊急狀態,採取不同措施予以應對。儘管現代社會很難遇到蛇之類危險動物,但是怕蛇的恐懼心理卻遺傳下來了。
二、男人花心,老夫少妻,錯不在男人
長期以來,我們認為婚姻的價值和意義,在於組建家庭,傳宗接代,這是人類繁衍生息的自然規律,所以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但是,在進化心理學的世界裡,婚姻的價值是用來鑒定親子關係的!
遠祖時期,女性排卵期的隱蔽性讓男性很難確定自己和後代之間的親子關係,從而出現了婚姻這樣一種解決方案。
婚姻雙方確立了一種公開的紐帶關係,它向其他人清楚地表明誰是誰的配偶,同時讓男性有機會深入了解配偶的個性,使她很難掩飾自己的背叛行為。
下面婚姻關係中,我們深惡痛絕的“渣男”行為竟然會成為實現人類文明進步的第一推動力!
(1)男人花心是天性。
男性在漫長的進化中,面對巨大的繁殖壓力,形成了特有的擇偶偏好,也就是偏好年輕、漂亮、忠貞的女性。
這樣的心理機制與繁殖有關,決定了人類基因能不能流傳下來,成為人類進化的原動力。
為了儘可能多地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只要有機會,男人都想儘可能多地和不同女性發生關係。
(2)老夫少妻,錯不在男人。
女性為了解決繁衍問題,進化出偏好有錢、有勢以及年長男性的心理機制。
這是因為女性在進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適應性問題是選擇一個願意共渡終身的可靠男性,否則如果得不到物質幫助以及人身保護,就很難留下後代。
(3)男歡女愛是永恆的人性。
男性有外遇,主要是因為男性可以從中獲得直接的繁殖效益,可以滿足他們的性幻想。
而女性有外遇,主要是因為她們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或者對現有配偶不滿,從而驅逐、取代或者儲備配偶,還有的是練習吸引配偶的技巧,以及作為威懾手段的報復等等。
三、自殺是一種利他行為
在進化心理學的世界,自殺行為是種有利於種族生存的犧牲精神!
在遠古時期,當個體實現其自身價值的能力急劇下降時,自殺行為極有可能發生。
這些價值喪失的指標包括:預感健康狀態不太好,慢性疾病,恥辱或失敗,以及感覺自己成了家庭的負擔。
在這種情況下,個體如果想把基因傳下去,較好的辦法是讓親屬擁有更多的繁殖機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自殺行為是利他主義的極端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