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孔蒂表示:希望一些“有能力在其他球隊踢上比賽的球員選擇離開,這樣國米可以有更瘦但更有效”的陣容。
在這個魔鬼賽程林立、各種狀況層出不窮的賽季里,各球隊都頻繁遭遇減員,各主帥都希望擴軍,為什麼孔蒂想要裁軍?
因為孔蒂挨罵最多的就是調整差、應變慢。縮編陣容規模以求自保,推說不換人是因為沒人可換,這也算是“釜底抽薪”。
孔蒂怎麼想是他的事。問題在於,國米該不該縮編陣容?
很多人指出:單線作戰,一周一賽,用不了這麼多人。但面對事實:“單線作戰”是真的,“一周一賽”卻是想當然。真以為沒有歐冠就可以一周一賽?真不是這樣!
事實是:從現在到聯賽結束(5月中旬),滿打滿算22周,除聖誕-新年假期的兩周外,有效比賽期間是20周。20周里,國米要踢30場比賽左右。僅是聯賽,就有10個一周雙賽。再算上意杯,進八強就是12周,進四強就至少是14周。一周一賽?想當然了!
有識之士指出:冬窗國米需要出售冗員這不假,但球隊有四大問題,決定了球隊不能大幅縮編陣容。
問題一:賽程體現不出單線優勢。
本賽季因為疫情因素壓縮賽程,即使沒有歐戰的球隊,也有很多一周雙賽。
國米歐戰出局,但下半賽季沒有太多一周一賽的機會。
國米的不幸在於:與尤文圖斯、AC米蘭、那不勒斯、羅馬等勁旅的比賽期,都正好趕上周中聯賽有加賽的時間。而幾次一周一賽,聯賽對手卻多是中下游球隊。
微妙差別在於:如果幾場惡戰趕上歐戰比賽周期,國米單線作戰,對手拼殺歐戰,這是國米優勢。但不巧的是比賽都趕在聯賽加賽周期,大家都是雙賽,沒差了。
查下賽程就能看得很清楚,不多說。
比如馬上打那不勒斯的比賽,就是如此。
問題二:國米是意甲積分榜前八名中最老邁的球隊。
賽季前11輪,國米出場陣容平均年齡28.9歲,意甲第四老。
意甲前八名其他球隊的年齡分別是:AC米蘭(25歲)、那不勒斯(27.7歲)、尤文圖斯(28.0歲)、薩索洛(26.9歲)、羅馬(28.1歲)、維羅納(26.2歲)、亞特蘭大(28.0歲)。
老將恢復天然就比年輕人慢。且國米很多老將都狀況不斷,或是多傷體質(如桑切斯、比達爾),或是體力無法支撐一周多賽(如阿什利-揚)。歐戰出局雖能讓形勢有所緩解,但程度有限。
問題三:孔蒂用兵保守,“計劃內”球員是意甲所有球隊中最少的。
11輪聯賽過後,國米使用了22名球員,意甲排名倒數第二,遠少於競爭者。
這22人中,還有幾個“計劃外”成員,如納因戈蘭、皮納蒙蒂,有過出場,時間寥寥。
亞特蘭大用了27人,尤文圖斯用了26人,拉齊奧是25人,AC米蘭用了24人。
國米本就是可用兵員最少的大球隊,再縮編陣容,下半賽季,一些位置鬧人荒概率不小。
問題四:國米是意甲大球隊中,壓榨體能最激烈的球隊,註定了一定會傷病不斷。
11輪戰罷,國米場均跑動111.8公里,高居意甲20強跑動之最。
上賽季也是如此,人們早習慣了。
孔蒂的352體系運轉的前提就是全隊11個人都必須瘋狂跑動,從後衛到前鋒每個人都得能拼擅搶、瘋狂對抗。
埃里克森跑動勤勉,只是因為一些1/2球沒有拼全力去搶,就融不進球隊——因為這支國米就是這樣,包括前鋒在內,不需要“彈琴”的,人人都得“打鐵”。
這樣的球隊,這樣的戰術,再加上孔蒂對“大運動量訓練”的狂熱執迷,這個賽季國米傷病絕不會少。
因此,國米應該縮編陣容,還是考慮進行優化,需要好好思量。
清洗幾個不在孔蒂計劃內的球員是必須的(如納因戈蘭、皮納蒙蒂等),但清洗的同時,是否需要引進輪換球員,保證陣容厚度?這是個問題。
評論員阿爾托貝奇指出:如果藍黑軍真的只想靠那麼15-6個人打完這個賽季,即使沒有歐戰牽制,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冬窗一舉清洗4-5個人卻不做引進,那麼,藍黑軍就有可能因為體能、傷病而付出代價。
需要警惕一種情況:一旦國米陣容太薄,球員“過度透支”、“輕傷不下火線”就會成為常態。偶爾如此或許可以,一旦形成習慣,那可能留下一些反覆不斷的舊傷,在更長時間裡影響球員的職業生涯。例如桑切斯之所以是多傷體質,就是因為在阿森納、國家隊幾次帶傷出戰留下的後遺症。國米的巴雷拉等年輕人發展態勢不錯,但若是以透支身體、埋下老傷為代價,那國米將在很多年裡付出血的代價。以後日子不過了?
冬窗開啟在即,這些問題,國米不得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