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足球發展100多年來,戰術的變化是相當大的,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對防守日益重視和攻防體系的多樣化,而當我們仔細研究攻防體系的變遷時,可以發現,大多數革命性的戰術都是伴隨着邊路戰術的變化而產生的。
邊路戰術的起源及變遷
足球這項運動誕生之初,根本沒有陣型一說,都是一股腦蜂擁向前進攻。不過隨着球員個人能力的完善,大家逐漸發現足球比賽不過是比進球數的比賽而已。一些認真的人開始考慮設計戰術,以提高足球比賽的精彩性,於是第一個有明確戰術目的的陣型,235陣型誕生了。在這個陣型中,中前衛負責進攻,兩個邊前衛負責協防對方的邊鋒。足球比賽終於有了懸念和魅力,上世紀20年代,阿森納覺得235陣型對對方的五名前鋒的防守依然效果不佳,於是中場一名球員拉回到後防線上,創造了轟動一時的WM陣型,在這個陣型中首次出現了以防守邊鋒為主要任務的邊後衛,此時的邊後衛沒有參與助攻的戰術任務。
WM陣型的演變過程,相對235,更具攻守平衡性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意大利人為足球的戰術帶來了一次顛覆性的變化。羅科首先嘗試把前鋒人數減少到四名,創造了334陣型,在意甲聯賽獲得成功。在都靈空難損失了一批極有才華的球員後,意大利人無奈選擇再次撤下,前鋒球員安插在中場或後衛線上,創造了532陣型以及433陣型。532陣型第一次沒有了邊鋒,而邊後衛和邊前衛同時存在,這使得邊路球員的重心從進攻轉為防守,與此同時,巴西人為了防住對方四名前鋒的瘋狂進攻,也把羅科的334進行了改造。他們把一名中場學員拉回到後防線上,創造了紅極一時的424陣型。在這個陣型中邊路防守更加穩固,沒有後顧之憂的瓦瓦和扎加洛兩名邊鋒完全可以放開手去進攻,巴西隊的殺傷力令人聞風喪膽。
倫森布林克和奧維馬斯
邊鋒戰術的復辟和發展
在1966年的世界盃上,當時英格蘭國家隊的主教練拉姆塞並沒有選擇配置邊鋒的戰術安排,而是選擇了中鋒戰術,攜天時地利人和之便,作為東道主的英格蘭奪得了這屆世界盃。從此邊路戰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世人所冷落。
1966,無翼的奇蹟,英格蘭隊沒有一名專門的邊前衛。
邊路再度復辟並成為球隊的主力,進攻點是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紐卡斯爾和托特納姆熱刺兩支球隊再度成為邊路球員的天堂,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瓦德爾,他通過自己精彩華麗的運球放倒一個個對方的防守球員,從而為邊路球員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但是在當時,邊路之王的頭銜還是要戴在利物浦的著名黑人球員約翰巴恩斯的頭上。他在英格蘭國家隊共參賽79場,而在與巴西隊的友誼賽上憑藉一粒精彩絕倫的進球名揚天下。巴恩斯在對方防守球員中閃轉騰挪的華麗腳法和出色的射門技術為他贏來了專家和球迷們的極大熱情和支持。
上世紀89.90年代,巴恩斯是歐洲著名的邊鋒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英格蘭聯賽對於速度要求越來越高,各支俱樂部的教練們,因此確認了邊路進攻的重要性,一個又一個善於利用狹窄邊路的邊鋒球員成為後面的最大威脅。
斯坦利馬修斯爵士
在英格蘭足壇享有盛譽的博比羅布森爵士是一個非常注重邊路進攻的人。作為英格蘭代表隊主教練時期,他就重用我們提到的瓦德爾和巴恩斯,在執教紐卡斯爾隊的時候也建議使用羅伯特和索拉諾等邊路球員。在羅伯森教練採用442戰術體系之下,紐卡斯爾的邊路進攻極具效果、機能性很好,左路的羅伯托是專門為前鋒線上的阿蘭希勒做球喂球的左撇子,此人頭腦聰明,戰術意識好,活動範圍常常覆蓋到右路,而另一側的索拉諾身形敏捷好,盤帶技術出色,他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紐卡斯爾右路進攻的精準度,是球隊不可缺少的主力。另外右路的休斯和左路的伯納德兩名邊後衛對於邊路進攻也貢獻良多。特別是40右後衛的北愛爾蘭國腳休斯奔跑能力強、調控能力好,可以頻繁地參加到進攻的行列中。
瓦德爾
傳統與現代邊鋒戰術的異同:
傳統邊鋒關鍵詞:傳中
傳中是傳統足球邊鋒戰術中的最根本要求,無論是早年不回防的邊鋒,還有更為均衡的邊前衛,他們的最終目標都是將球傳給離門更近的隊友。傳中主要是以兩種方式完成——下底傳中和45度角傳中,前者在引入邊路戰術初期時運用比較多,而且當時眾多優秀邊鋒的存在,也使得下底傳中的威力非常強大。然而隨着邊路防守的加強,給對方邊路提供的進攻空間非常有限,突破到底線成為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於是45度角傳中在比賽中出現的越來越多。除了對本方邊路球員的體力消耗更低外,45度角傳中更容易傳到對方後衛與守門員之間的空白區域,使本方的中鋒得到更從容射門機會。
貝氏弧線傳中是貝克漢姆的招牌技能
傳統邊鋒關鍵詞:盤帶
早期由於邊路防守球員數量不足,邊鋒面對的經常是一對一防守,這也使得邊鋒們拿球後首先選擇是過人,畢竟只要過了對方一名防守球員,前方就是一馬平川。在遠去的那個年代,出色的邊鋒往往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外號:“盤球大師”。馬修斯,喬治貝斯特,加林查是所有邊鋒中的佼佼者,他們的過人都出神入化。在為數不多的黑白資料片里,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精彩表演。儘管這些人往往體現出的是不把人過了絕對不傳球的固執,但那就是當年的足球。他們可以在原地採用多種多樣的假動作進行擺脫,這遠比高速帶球中的過人難度大得多,這也正展現了他們高超的過人技巧。
巴西鬼才加林查
現代邊鋒關鍵詞:逆足內切
現代足球越來越注重防守的立體性,更講究對球的控制,防守陣型會朝着球所在的一側整體移動,邊路進攻球員往往會深陷重圍,所以不能只是一門心思在邊路活動開始尋找機會了。有許多善於過人的邊路球員開始考慮改變自己的進攻路線以避開對方的防守。皮雷就是其中的典型,作為當時球風最優雅的邊路球員,與那些邊路傳中手和傳統意義上速度型邊鋒不同,風度翩翩的皮雷更喜歡用線路清晰的地面傳球來嘲弄對手的防線。雖然是左邊前衛,但他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右腳球員,逆足的他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絕少突破下底,而是常常帶球橫向內切。出色的傳配意識,使他成為阿森納前場進攻的調配站。他們同樣能成為比賽的主宰者。到如今內切已經佔據了邊鋒活動的很大比重。
羅伯特皮雷
而說到內切,自然不能不提羅本。羅本是左腳將,剛出道時是左邊鋒,轉會拜仁之後,由於隊中有偏愛左路的里貝里,羅本只能去右邊路活動,最終成就了內切王。羅本的內切射門是獨步江湖的招牌絕技,這一條羅本走廊,可能是足壇最著名的“套路”之一,拿球——內切——射門,無數人都知道他要做什麼,但就是無法阻止。巔峰期的羅本有着風馳電掣的速度和強勁的爆發力,是世人公認的“小飛俠”,同時他具備出色的身體柔韌性和平衡性。驚人的身體素質和超凡的技術天賦,是羅本內切絕技的兩大核心支撐條件,直接決定了動作的連貫性和突破射門的實質效果。
羅本
相比梅西,羅本的帶球步幅略大而在結合爆發力之後更具張力,重心變換幅度更明顯而具備獨有的迷惑性,步頻速率雖可能略遜但依然位處頂級水準。所以,羅本可謂是將技術、盤帶、速度、靈巧結合得最好的球員之一,超卓的人球結合與觸控盤帶能力是“羅本走廊”得以成名的先決條件。
羅本攻破巴薩球門
現代邊鋒關鍵詞:交叉換位
由於一支球隊中經常存在風格不同的邊路球員,如果僵硬地一直讓他們各打一邊,很容易會被對手的防守球員吃透,但是如果比賽中頻繁換位,就會令防守球員防不勝防。在穆一期切爾西的比賽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羅本和達夫兩名邊路球員在比賽中換位的情景,羅本擅長內切破門,達夫擅長傳中,兩人換着邊的衝擊對手的邊路。無獨有偶,06年德國世界盃葡萄牙國家隊菲戈和C羅兩個邊路球員的換位也是極其頻繁的,葡萄牙能在中鋒表現一般的情況下衝到世界盃四強,跟兩名邊路球員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種交叉範圍,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球隊在局部戰術中借鑒使用。利物浦隊的馬內和薩拉赫就是這一戰術的經常使用者。
羅本達夫
C羅和菲戈不僅在位置上相似,在國家隊的職責上也完成了繼承。
現代邊鋒關鍵詞:前場自由人
現代足球中路的防守越來越密集,要想在中路打開缺口無疑是很難的,所以很多球隊的都把戰術重心都放在邊路,比如巴塞羅那的梅西,曼聯後期的C羅,以及利物浦的薩拉赫。他們雖然是邊鋒,但與之前的邊鋒大相徑庭,活動範圍更大,火力更猛,是整支球隊的核心。所以在界定他們位置的時候,一般都稱之為前場自由人。(梅西也被成為偽九號)梅西在巴塞羅那出道時接替年齡漸大的久利出任右邊鋒,之後瓜迪奧拉將其放在了中路的位置上。在新位置上,梅西的戰術自由度更大,活動區域也更廣。梅西也在這個位置釋放出了最大的能量,成為了當時的世界第一球星。
諾坎普之王梅西
而C羅在曼聯的後期打終於打開了任督二脈,名為邊鋒,但並不負責下底和內切,而是利用邊路空間進行突破,主導進攻走向,成為頭號火力點。不管是本澤馬還是魯尼,都是最大限度犧牲自我,為C羅服務。
霸氣外露的C羅
最後登場的薩拉赫雖然沒有梅西的盤帶和C羅的終結能力,但是在球隊中起到的作用一點不次於前三者。在克洛普大開大合的戰術體系中,薩拉赫如魚得水。他重心低,步頻快,人球結合好,突破能力強,還具有在小空間內的變向擺脫技術,更有着梅西都不具備的背身拿球能力。既能充當支點助攻隊友得分,也能親自摧城拔寨。在打不開局面的陣地戰中,薩拉赫經常游弋到禁區“背打”對方的中衛,給隊友做球,把右路交給套上的阿諾德,使整個前場的進攻更富層次和多變性。這一能力在邊鋒的歷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穆罕默德薩拉赫
最盛產邊鋒的聯賽:
不要看現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主打中路滲透,在世紀之交,伊比利亞半島是最適宜邊鋒發展的土壤,其中以西甲更為甚。在西班牙這塊適合邊路球員發展,大打攻勢足球的土地上,我們首先要提到的球員就是葡萄牙的菲戈,無論是在過去的巴塞羅那還是之後的皇馬,菲戈在邊路都留下了極為精彩的表演,他無疑是西甲聯賽最出色的邊路球員,被稱為右路至尊。
路易斯菲戈
與菲戈同邦的西芒和誇雷斯馬也是著名的邊鋒,西芒擔任本菲卡隊長數年,誇雷斯馬則是少年成名,有着外腳背之王的稱號。
西芒和誇雷斯馬
西甲賽場另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球員就是巴西國腳德尼爾森,98世界盃上憑藉著華麗的盤帶技術一舉成名,以世界第一的身價來到貝蒂斯之後,由於技術太過華而不實,沒有控制比賽節奏的能力,發揮始終未能如人意。在第二個賽季就被租借到巴西的弗拉門戈。
德尼爾森
除了德尼爾森,皇家貝蒂斯的右路還有一位出色的邊鋒,就是西班牙年輕的國腳華金,與華金相映襯的是在巴倫西亞的左邊鋒維森特。華金在韓日世界盃有過出色表現,他的動作非常靈活,腰腹具有良好的協調性和柔韌性,特別善於連續過人。華金的速度已凌駕於任何一名邊路名將,而維森特擁有巴西人般秀麗的腳法,驚人速度和不懈的突破慾望,在很多球評家眼中,維斯特的啟動速度,過人技術不亞於巔峰時期的奧維馬斯,而他的臨門一腳和中鋒一樣出色。06年夏天,華金轉會巴倫西亞,兩人組成了名噪一時的魔鬼雙翼,不過由於傷病,維森特在05年之後就狀態平平,之後更是淡出了主力陣容,與華金搭檔最多的是大衛席爾瓦。
維森特和華金的魔鬼雙翼在當時備受期待
當然,我們同樣不能忘記畢爾巴鄂的埃切貝里亞,以及帶給我們無數回憶但現在已不在的普埃爾塔和雷耶斯。
埃切貝里亞
邊鋒的類型:
1.速度型: 代表人物——吉格斯
屹立十多年不倒的傑出左邊鋒,曼聯隊的旗手,號稱左翼之王。吉格斯在邊路的最大特徵就是能夠在快速突破的變向中保持速度不變,並利用 突然變向後防守隊員的瞬間遲鈍完成過人。作為速度型邊路球員的代表人物,很少有人能擁有像他這樣的腳法和穿透力。即使沒有控制球的時候,他的威脅同樣大。
吉格斯和貝克漢姆的組合是曼聯當年最大的資本
吉格斯擁有在以高速奔跑過程中絕佳的結合球能力,主要在於步頻極快,平衡性極好,同時觸球變向非常準確,在兩人的夾縫中過人幾乎是每場比賽的標配,不少球員的評論是“球就像粘在腳上一樣”。
2.技術型:代表人物——喬治貝斯特
他擁有英俊的面容和長發,被稱為第五披頭士,均衡的左右腳技術,凌厲的頭球攻門,是北愛爾蘭最偉大的球星、曼聯最偉大的球星之一。貝斯特曾說:“我哪天走了,你們別記着我貪杯、泡妞和名車,只要記得我踢球的風采,我就滿足了。
喬治貝斯特
作為上世紀最成功的邊路球員之一,還獲得過歐洲金球獎,貝斯特以精彩絕倫的邊路突破,大師搬的組織造詣成為世界足壇炙手可熱的幾個超一流巨星之一。北愛爾蘭人是一對一的高手,迅若閃電的跑動、靈巧敏銳的盤帶,注重節奏的變化和假動作的迷惑性,他讓紅魔7號成為經典流行的代名詞。
3.組織型:代表人物——里貝里
身為攻擊前衛的里貝里踢法全面,能勝任多個位置,可以踢中場中路、影子前鋒以及中場左右兩翼。他的速度較快,技術十分細膩,球感嫻熟。更重要的是,他的踢法充滿活力,具有很強的帶球突破能力,擅長在左路帶球內切進攻。他在左路輻射全場的視野以及出眾的領導才能完美結合在一起。里貝里的全面還體現在他的傳球上,作為突破能力極強的攻擊手,他還同時具有出色的視野和精確的傳球能力,能夠遞出致命的妙傳,助攻隊友破門得分。在拜仁的十二年,里貝里為球隊奪得一次歐冠冠軍和九次德甲冠軍,可謂鞠躬盡瘁。
21世紀最佳邊鋒組合,羅貝里
梅羅交相輝映的十年,是邊鋒統治世界足壇的十年 。在過去的十年中,邊鋒戰術的進化導致少了很多當年邊鋒和邊後衛一對一的精彩PK,但豐富的戰術令我們對邊鋒的表演更加流連忘返,不會再像計算機程序那樣固定。一切都在我們的意料之外,這不正是足球的魅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