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吳語的影響力不如粵語呢?

吳語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粵語則主要在珠三角及以西地區。長三角要比珠三角發達,吳語使用人口也接近1億,但是為什麼影響力反而不如粵語呢?

首先吳語的使用者本身並不認可吳語這個概念。雖然上海屬於吳語,但他們更喜歡稱為上海話(滬語),溫州話也是吳語,但浙江人卻不認為是這樣。在吳語地區沒有吳語的概念,所以影響力不大。粵語則依靠香港文化的興起,粵語意識和認同都比較強。

吳語長期以來缺乏中心,到底哪裡的話屬於正宗的吳語呢?蘇州?上海?杭州?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語言中心自然也就難以成立。蘇州話被當做娘娘腔,寧波話被當做粗俗,杭州話則被認為是北語的殘留,彼此之間都互相鄙視,當然也就難統一了。粵語很早就把廣州話當做標準的粵語,地位超然,其他粵語地區如粵西、廣西地區也就早早依附了廣州。有帶頭大哥當然就會齊頭並進了。

粵語氛圍相對活躍,尤其是開放初期,大家都紛紛南下廣東,讓粵語的影響力擴大了很多,很多網上的段子,讓粵語得以更大面積的推廣。吳語則相對低調,基本上各區域各自為陣,難以合力共進,因此影響力就更加小一些了。

另外廣東距離北方較遠,地方勢力更強一些,隨着北方文化的滲透,粵語文化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未來的發展還很難說。吳語區則更是如此,官話對吳語區的影響更大,目前已經很多地方小孩子已經不太會說吳語了。

你認為吳語和粵語誰的影響力更大呢?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