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應該怎麼讀

今天看到一個視頻,是羅永浩在指點“APP”這個怎麼讀的問題,解釋了英文中“app”的發音與來源,正規寫法等等,然後說到它應該怎麼讀,說我們都讀錯了。我們是不是都讀錯了呢?

我覺得,中國應該增加文化自信,為什麼總是把大家往英文的路上指點呢?中國文化兼容並包,中國文化不僅包含有英文的內容,可以包含世界各民族和地域的內容,不要把自己熟悉的國外語言強加到中國的語言環境中。

在英文中,“app”怎麼讀是在英語環境中形成的,在中文環境中如何讀自有中國人形成的規矩。在中文環境中,誰知道“app”是如何形成的嗎?把新華字典翻完都無法找到這個詞。對於上過學的,看到這些字母,首先能想到的,便於中國人交流的,就是直觀讀出這幾個字母,而且都會得到認可,通俗易懂,便於接受,這就是語言交流的目的。在這種語言環境中,一些學習過英文的喜歡用英文模式來糾正讀音,這種情況本身就體現了文化的狹隘性,喪失了中國文化兼容並包的特性。


面對各國的文化衝擊,我們不會拒絕,也不會全盤接受,而是以中國文化的特點包容這些文化,使之融合到中國文化中。這樣的文化傳播才有意義,中國文化也才能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APP怎麼讀可能真不是聽某個人來糾正的,而是廣大群眾能接受的讀音,形成約定俗成的讀音,得到大家的認可,一說就知道是什麼東西就可以了。沒必要為一個自認為正確的讀音再去費半天功夫解釋應該怎麼讀。中國文化,在中國土地有着傳承與發揚,逐步邁向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