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鄉如火層林染 秋意盎然話豐年

“霜打柿子紅如火。”隴東地區有霜降吃柿子的習俗,當地人堅信,只有經歷了寒霜的洗禮,柿子才能完全地成熟,口感會更加的甘甜美味,同時也隱含着“柿柿順利 萬柿如意”的寓意。

“秋風瑟瑟寒,霜林柿如火;落葉猶未盡,傲然立枝頭。”走進涇川縣城東的羅漢洞柿子園,滿山滿坡的柿子樹映入眼帘,紅彤彤的柿子在殘餘樹葉的襯托下格外的奪人眼目。

走在柿子園的小徑上,偶遇一位正在採摘柿子的農民兄弟,他坐在樹杈之間,雙腿用力保持平衡,手裡握着專用的木叉,小心翼翼的把一顆顆柿子從四、五米高的樹枝上摘下,放到掛在枝岔的竹籃里。他動作嫻熟又不失靈巧,卻讓我看得有點心驚,生怕樹枝承受不住他的重量,有什麼閃失。在駐足觀看的同時,我趕忙按下這個念頭,暗罵自己的這張“烏鴉嘴”。

雖說這個念頭不吉利,可是在早年間因為摘柿子摔斷了腿、拌折了腰的事例卻是不絕於耳,聽得多了,心裡就落下了這樣的隱憂,每逢看到有人攀爬上高高的柿子樹,這個念頭自然而然就會跳出來,讓我心有餘悸。只能責怪現在的自己還是杞人憂天,並暗自為採摘柿子的鄉親們祈福。

很快,竹籃里裝滿了拳頭的柿子。我幫忙接過竹籃,放到路邊的三輪車上,趁着空閑同開車的大哥攀談起來。看着累累碩果,我自以為是地說今年是個豐收年,一定會有個好收成吧。可是聽了這位大哥的一番話,我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據他介紹,一畝柿子產量在3000斤左右,成本包括種苗、土地租金、人工管理費用(栽種、除草、施肥、修剪還有採摘),粗略的估計需要近2000元左右,當地柿子每斤1元,一畝柿子除去成本下來掙不了多少錢。今年是風調雨順,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發生,產量較往年相比,增加了近一成,如果外銷順暢或者進行深加工,收益會更好一點。


柿子果實口感甜美,營養豐富,其果膠、維生素C均高於其他同類水果,具有潤腸通便、生津化痰、清熱解毒、保護心臟的功效。另外,柿子還富含多酚類物質,是優良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


經過晾曬加工的柿餅,保留了柿子原有的營養成分,肉質醇厚,香甜軟糯,是秋冬家庭常備的時令美食,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涇川縣羅漢洞鄉柿子園的特色鄉村旅遊與往年相比,來這裡遊玩度假的人少了很多,這位大哥不無憂慮的對我說。

三年來,新冠疫情反覆發作,當地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很多縣城周邊的偏遠山村也未能倖免。為了振興鄉村經濟和柿子產業,平涼市涇川縣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出台了一系列惠民便民措施,助力鄉村旅遊和柿子產品深加工,得到了當地群眾的積極響應。


火紅的柿子,無懼風霜、傲然屹立於林間枝頭,其品性和壠原大地的漢子如出一轍,他們吃苦耐勞、堅忍倔強、憨厚淳樸的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面對反覆發作的新冠疫情,他們不等不靠,通過線上線下拓展產品銷路,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品牌效應,通過產品深加工延伸果品產業鏈,現在平涼市涇川縣羅漢洞的柿子經濟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成為農民增收、農村致富的一個靚麗品牌。

豐收在望,看着眼前滿山紅遍的柿子樹,心裡升騰起了一陣陣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期許。我在心裡默默的念叨着,希望早日抗疫成功,希望農民增產增收,希望國家富強、人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