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讀搜神記:瘴氣瀰漫禁水河,邪魅作祟難通過,鬼彈有毒不得活

禁水鬼彈:禁水河上瘴瀰漫,常有邪物投鬼彈,往來行人過河難

漢朝時候,在永昌郡不韋縣境內有一條禁水河,河上毒氣瀰漫,只有在每年的十一月和十二月,人才能安全地過河。如果在一月到十月這個時間段渡河的話,渡河的人就會染上怪病,中毒而死。在禁水河的毒氣中,有邪惡的怪物存在,人們雖然看不到他的外形,但卻能感受到怪物的聲音。

怪物每次發出聲音的時候,其實是在投擲東西。樹木被擊中,會攔腰折為兩段,人被擊中,就會中毒生病。當地人將這種怪物投擲的東西稱為鬼彈。郡里如果有犯了死罪的犯人,官府有時候也會把罪犯押送到禁水旁邊關起來,不超過十天,這些罪犯便會中毒而亡。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路人說:禁水鬼物,是一種誕生於禁水河毒氣之中的怪物,禁水鬼物沒有實體,具有極強的攻擊性,會向過往行人投擲鬼彈。鬼彈有劇毒,被鬼彈擊中的人,就算能免於鬼彈造成的物理傷害,也會被鬼彈的毒素毒死。

每年的正月至十月,是禁水鬼物的活躍時期 十一、十二月是禁水鬼物的休眠時期。當地百姓如果要過禁水河,一般會選在這個時候。當地官府對待犯有死最的犯人,會將犯人押到河邊,對其施以鬼彈之刑。用鬼彈來執行死刑,可以說是不韋縣特有的刑罰了。也算是當地的特色產業了,美中不足的是有點兒費犯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原文:漢永昌郡不韋縣有禁水,水有毒氣,唯十一月、十二月差可渡涉。自正月至十月不可渡,渡輒病,殺人。其氣中有惡物,不見其形,其作有聲,如有所投擊。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士俗號為“鬼彈”。故郡有罪人,徙之禁旁,不過十日皆死。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聲明:《搜神記》是東晉史學家干寶(?—公元336年)創作的小說,就創作年代來說,距今也有將近1700多年的歷史,在這期間,中國的神話故事也是個不斷演化和補全的過程,記述的角色形象和現今的主流形象難免會有所偏差。因此本文主要是針對搜神記原文做的讀書筆記,以原文翻譯加腦洞補足為主。由於個人知識水平有限,部分詞彙的翻譯難免不夠準確,另外對於文中的一些人物故事在《搜神記》以外的記載,了解的也不是太全面,敘述的時候難免有所疏漏,錯誤之處,請多包涵。

誤讀搜神記節選

誤讀搜神記之介琰變化隱身:最早的凡爾賽,秀完法術就跑

誤讀搜神記之徐光種瓜:能預言水旱災害,卻難占卜自己吉凶禍福

誤讀搜神記:位列四大天師之一,這個道士原來是個吃貨

誤讀搜神記之吳猛止風:官場好同事,就算下地獄,也要把你救回來

誤讀搜神記之園客養蠶:低配版海螺姑娘的故事

誤讀搜神記:董永與織女1.0版,不過是一個弘揚孝道的主旋律故事

誤讀搜神記:三國演義里的名場面,左慈戲曹操,原來在晉朝就有了

誤讀搜神記:被三國演義誤導的真相,孫策殺于吉不是犯倔那麼簡單

誤讀搜神記:突然有個指腹為婚的神仙姐姐要嫁給你,怎麼辦

誤讀搜神記:被女神包養的快樂生活就是這麼簡單、枯燥且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