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古裝影視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實際上這只是皇帝的一句戲言,喊喊口號,做做樣子而已,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子皇孫比普通人做的壞事惡事只多不少,幾乎沒有見他們被問罪,或者被殺頭。
古代皇子和公主的身份極其尊貴,若不是犯了十惡不赦的大罪,一般情況下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清朝有一位公主,竟然被皇帝判了凌遲之罪,被剮3000多刀。這位公主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三女莽古濟,也稱哈達公主,處死她的人則是清太宗皇太極。
莽古濟的母親是努爾哈赤的繼妃富察氏袞代,袞代嫁給努爾哈赤前期非常受寵,並且為其生下了兩男一女,長子是莽古爾泰,次子叫做德格類,女兒便是莽古濟。子以母貴,由於袞代受寵的原因,莽古爾泰和德格類在諸子當中的地位非常高。
但那個時候男女有別,女性的地位要比男性低得多,兩位哥哥可以享受尊榮,但是莽古濟卻要為了大金(皇太極稱帝後改為大清)的政權充當政治犧牲品,嫁給了海西女真哈達部的吳爾古代。
試想一下,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能幸福嗎?也許正是因為莽古濟不想被人隨意擺布,才為她後來的慘死埋下了伏筆。努爾哈赤臨終之前,四大貝勒開始明爭暗鬥奪取汗位,這四大貝勒分別是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舒爾哈齊(努爾哈赤弟弟)的次子阿敏、五子莽古爾泰和八子皇太極。
雖然是四大貝勒,但是真正有實力競爭皇位的只有莽古爾泰和皇太極。因為代善為人謙遜隨和,也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因此早早地就退出了爭奪;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說到底他沒有資格爭奪汗位。
相比於皇太極莽古爾泰更有優勢,他不但有更出色的軍功,而且還有母親為其保駕護航。然而一件意外的事情,卻斷送了莽古爾泰爭奪汗位的資格。努爾哈赤還在世的時候,聽聞袞代和自己的兒子代善有曖昧的關係,一怒之下將其休掉。
只是沒想到莽古爾泰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竟然親手殺死了袞代,也就是自己的母親(此事未必是真,只記錄於《清太宗實錄》)。親手弒母無異於禽獸,就算母親有錯,也罪不至死,更何況她與代善曖昧本就是流言蜚語。
努爾哈赤又怎會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交付於這樣猶如禽獸一般的人呢?最終皇太極在汗位爭奪戰中勝出。為了以絕後患,皇太極繼承汗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莽古爾泰斬草除根。在之後的戰鬥中,皇太極專讓莽古爾泰去打硬仗,戰局不利就會被皇太極斥責。
莽古爾泰本就不服皇太極,再加上性格暴躁,動輒破口大罵,甚至還對皇太極拔刀相向。皇太極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他以弒母、忤逆之罪剝奪了莽古爾泰的爵位和官職,不久之後離奇死亡。
兩年之後,莽古濟的家奴告發她和二哥德格類謀反,皇太極在莽古濟家中搜出一些違禁、犯忌之物,這下謀反之罪坐實,德格類死於牢獄,莽古濟則被判了凌遲。那麼問題是莽古濟真的會去謀反嗎?也許她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沒有膽量、更沒有實力去做。
莽古濟不滿自己被操控的人生,更不滿大哥被皇太極害死,發一些牢騷,說一些難聽的話很正常,至於謀反絕對不至於。事實上莽古爾泰弒母,很有可能就是被皇太極刻意地抹黑和栽贓。政治鬥爭殘酷血腥,即便是手足親情也不管不顧,可惜莽古濟生於帝王家,婚姻被人掌控,臨死還要受如此酷刑,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