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課本一直以來都保留着插畫的風格,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獨有的插畫,那些清新淳樸的插畫風格也深深的刻在我們的腦海里,也是那是插畫的存在帶着我們進入到文章的境界了,就像《少年閏土》、《背影》等。
課本在每個學生手裡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想那些學霸們會在課本上記滿知識點和考點,而學渣的課本上要麼就是空空如也,宛如未開封的新書,要麼就是在上面“添磚加瓦”,用他們的筆“潤色”那一幅副的插畫。
在學渣的妙筆下,課本插畫被“玩壞”了,顛覆你原有的認知!
眾所周知,課堂紀律是很嚴格的,如果有學生吵鬧影響教學或者別的學生學習,那可是有可能被叫家長的。在課堂上學霸們肯定是要奮筆疾書記錄每節課的重點,但是那些學渣就難熬了,聽不進去課又不能打擾別人,只能找點事情做來打發無聊的時間,而課本上的插畫就變成了他們“泄憤”的工具。
在老師站在講台上的角度來看,每一位同學都是在很認真的記筆記,熟不知很多學生其實在“陽奉陰違”,已經偷偷的搞起了創在,本來嚴肅的文學大家關漢卿,在學渣的潤色下騎上了“摩托車”,這個顛覆認知的創作卻顯得格外的和諧。
大家對於上年閏土的插畫應該也都是十分的熟悉,少年閏土的這篇文章也是語文課本當中的經典文章了,那個質樸的閏土舉着鋼叉要插猹的畫,應該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印象深刻的。
但是在“大神”的筆下直接變成“哪吒”可還行,腳踩風火輪、身披混天綾,手裡還拿着火尖槍就為了一個猹,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學渣對插畫進行“惡搞”,杜甫卻成了“大忙人”
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詩人杜甫的出場率也是極高的了,杜甫的經典詩作是非常多的,那些年學過的《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我們背誦過的詩詞。
因為杜甫的頻繁露面,自然就成了學渣們“惡搞”之下的“常客”,插畫里本身是一個坐着看遠方的杜甫,在妙筆的潤色下變成了一個拿着手機自拍的人,居然還比剪刀手,這是把古今結合做到了極致了。
在“作者”的筆下杜甫一會變成了在給汽車加油,一會就在蹲廁所的思考人生,而且還是個坐便。不得不說每一幅作品都是讓人能跌破眼鏡的“巨作”,但也不得不感嘆這幫學渣們的畫工真的是不錯的,估計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聯繫改變插畫了。
而這樣的裝扮也只是冰山一角,作為一個傳奇人物,自己的形象肯定是要注意一下的,一早起來的時候肯定是要打扮一下的,每天早上起來自然是要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化妝梳洗那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怎麼樣,臉還是很重要的。就是這腮紅和大紅嘴唇子怎麼看怎麼覺得那麼齣戲呢。
打扮完自己自然就要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了,那就是扛起衝天大炮,開啟自己的火線人生,這就是在過着刀劍舔血的生活,杜甫拿起了加特林,不得不說還是有模有樣的。
不過但凡杜甫真有這武器,還用得着住在秋風都能吹破的茅屋裡面,又怎麼能讓南屋的那些人,欺負我老無力嗎。
學生神該課本插畫,家長和老師應該重視,課本應該被珍惜
很多學生都有在課本上塗鴉的行為,有的學生沒有那麼高的水平只能是亂寫亂畫,有些學生自帶技能確實是把這些插畫改變的讓人覺得厲害,能有這樣的想象力也是很不錯的,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行為並不應該被提倡。
課本是學生用來學習知識的根本,應該被珍惜,學生的學習生涯里,課本可以說是陪伴了整個青春,我們的知識和對於世界的認知都是源於課本,老師和家長應該及時阻止學生的不良行為。
應該禁止學生在肯本行塗鴉,指出學生的錯誤進行引導改正。課本的主要作用是用來學習的,課堂的時間也是吸收知識的時間,要珍惜,時間一去不復返,要讓學生懂得這樣的道理。
針對有如此繪畫天賦的孩子也要適當引導,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發展,從每張塗鴉上不難看出,這些學生雖然不愛學習,但是繪畫的天賦和水平都是很高的,雖然行為不可取,但是不得不說繪畫的水平應該予以肯定,家長可以讓孩子真正的發揮自己的天賦,不應該被埋沒掉。
筆者寄語:對於學生的教育還是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要考慮到孩子的想法和興趣愛好以及天賦,不能因為家長的想法就限制了孩子的發展,對於孩子想要做的事情在合理範圍內應該予以支持。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