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不管是在頭條還是在抖音,一些關於日常生活的帖子下的回復,整棟樓究竟是賣慘還是炫富,基本是看開頭幾層的回復,如果開頭幾層都是自己家裡有幾套房 且無房貸,有輛2、30萬的車,還有一百多萬的存款,臨了還得禮貌性加上一句“全家依然在深度焦慮中”,你就看吧,這棟樓就即將上演炫富大賽了,到最後,這家裡要沒個幾十套別墅和大平層,不開輛庫里南、賓利歐陸,根本就不好意思回帖了!那絕對符合頭條人均庫里南的標準!
可如果前面幾層是談自己負債的,這棟樓百分百就會秒變大型比慘現場,從負債幾萬十幾萬發展到負債上千萬,那真是比小強都慘!比賈躍亭欠的債都多!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難道“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的道理在網絡上依然適
用?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