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神仙婆婆”自學一年為兒媳自製鳳​冠,網友評論亮了

“結婚戴的鳳冠是婆婆用了一年時間給我做的,這是獨一無二的愛”。

近日,甘肅天水的白女士曬出其婆婆楊女士費時一年的傑作:明式鳳冠鑲滿珠翠,做工精細。網友們艷羨地稱其為“神仙婆婆”。

去年6月,白女士在家刷視頻時,從網上看到別人的中式婚禮,隨口就說了句“以後我也要辦這樣的婚禮,也想要鳳冠霞帔”,沒想到婆婆聽到就上心了,當即表示要親手給她做一頂鳳冠。

隨後,婆婆就開始查資料、找教程、買材料,從零基礎自學,包括仿點翠掐絲等傳統工藝。網上有簪娘定製傳統鳳冠,一頂價格大約8000元,主要是材料和工藝本身比較特殊,要用到很多珍珠,用到仿點翠和掐絲工藝。一頂鳳冠從下單到出成品也要半年時間。

白女士感動地說:“婆婆白天上班,下班後每天做一點,直至今年5月正式完工,用時差不多一年。這頂鳳冠我要當傳家寶保存起來,把屬於這個家庭的幸福傳遞下去。”

今年9月,白女士和愛人舉辦了中式傳統婚禮,所戴就是婆婆親手做的這頂鳳冠。接受媒體採訪時,白女士表示:“如果以後我的孩子也喜歡傳統婚禮,我也想像婆婆這樣給他們做,但我肯定做得沒有這麼好,把婆婆做的這一頂傳給他們也可以。”

據悉,白女士與老公相識十多年,兩人是異地戀,她是蘭州人,老公家在天水,2020年底,她就來到天水跟婆婆住一起了。白女士的婆婆接受採訪時說,自己一個人住,兒子工作不在身邊,兒媳有時間就經常陪她。其實,當時說要給兒媳做一頂鳳冠也沒想太多,兒媳喜歡,就想試着給她做,隨後便開始根據兒媳的喜好確定款式,買珍珠、羽毛、銅絲等材料,跟着教程自學。“雖然是第一次做手工,包括仿點翠、掐絲工藝,一開始做不好沒關係,多試幾次。像點翠羽毛,我買了兩種作對比,有一種顏色比較深,配上黃色的發冠有點扎眼,最後就選用淺色的那種,深藍色那款就做點綴,用得少。”

楊女士從事了30多年的美術工作,主要畫工筆花鳥,鳳冠是摸索着做的,每天下班或周末有時間就做一點。她本身也對此感興趣,樂在其中,做完自己也很有成就感。“買材料、找教程,我兒媳也會幫忙。自學製作鳳冠雖然很麻煩,但兒媳很孝順很乖,我很喜歡,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楊女士說。

“良好的婆媳關係,在於彼此的真誠相待和用心關愛”。10月5日,白女士在電話中告訴奔流新聞記者。記者注意到,白女士還在社交軟件中發了段婆婆製作團扇的視頻,並寫到:“鳳冠婆婆做的,扇子是婆婆畫的,由於婚禮現場光線原因扇面沒用上,有點小遺憾。偷偷告訴你,我的婆婆非常疼我。”

“婆婆自學一年為兒媳自製鳳冠”的消息一經發出,引髮網友對婆媳關係的熱烈討論:“有愛的婆婆,如此用心,將來家庭一定會很和睦”“最好的禮物,遠勝金銀”“真好看,別說我婆婆,就算我當婆婆都做不出來。”“好精美,純手工鳳冠,可以一代代傳下去了”。還有網友酸酸地說道:“別人家的婆婆果然不一樣,我也想有個這樣的婆婆”,更多的網友是送上了祝福。

文·圖丨奔流新聞記者徐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