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不和丈夫同居,因抑鬱症扎自己5刀的蘇敏,為何現在才離婚

2020年的9月,蘇敏感覺到自己的抑鬱症越來越嚴重,她害怕下半輩子都在醫院度過,便獨自開着貸款買來的車開始了自駕游,這一年,她56歲。


兩年來,蘇敏自駕8萬多公里,遊歷了國內10多個省份。她一邊自駕游一邊做自媒體,如今已經是擁有200萬粉絲的網紅大媽。最近,蘇敏決定離婚的消息頻上熱搜,所有人都對她的決定拍手稱快。

中國人向來秉承“勸和不勸離”的原則,為何蘇敏離婚卻贏得了全網的支持?


這是因為蘇敏的婚姻太令人窒息。她長期被丈夫打壓、冷暴力、家暴,甚至因抑鬱症在自己身上割了5刀。在蘇敏30歲後,夫妻倆就沒同居過。


這樣無愛也無性的婚姻維持了30多年,蘇敏為何現在才離婚?更令人不解的是,即便後來蘇敏逆行成百萬網紅,她還仍舊不願離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1、丈夫冷漠打壓,她卻隱忍30年:親密關係是原生家庭的複製品


蘇敏是家中長姐,下面還有三個弟弟,母親重男輕女,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給弟弟們。小時候,弟弟們在山坡上玩滑滑梯,蘇敏雖然想玩,卻只能忍住放縱,因為她的任務是幫弟弟們清洗臟褲子。


成年後進入化工廠工作,母親對她的要求也很嚴苛。那時,同齡的女孩都住在單位宿舍,下班後大家可以一起玩鬧,蘇敏卻必須回家住,甚至連工資都要交給家裡。

年輕時的蘇敏

蘇敏曾在弟弟的工廠工作了兩年,因為是“幫忙”,再加上廠子經營狀況不好,蘇敏沒拿一分錢工資。


蘇敏也覺得委屈,但作為家中唯一不被重視的女兒,她早已習慣了隱忍、付出和犧牲。


23歲那年,蘇敏急切地想結婚,因為在她看來,結婚等於“獨立生活”,就可以把控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了。不久後,蘇敏認識了現在的丈夫,見了兩面就結婚了。


婚後,蘇敏如願搬進了單位宿舍,終於過上了自由的生活。可這種自由才維持不到一年,她就懷孕了。隨後,蘇敏就和丈夫住到了一起,然而等待她的不是甜蜜的婚姻生活,而是長達30多年的冷漠、壓抑。


蘇敏一度懷疑是自己不夠好,才導致婚姻不幸。她曾含淚問過丈夫:“你不喜歡我,是不是因為我長得不好看?”丈夫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諷刺道:“你以為你長得有多好看?”


後來,蘇敏又想,丈夫這麼討厭自己,是不是因為自己生的是女孩?但她依舊沒得到答案。


蘇敏的女兒回憶:“我爸爸對媽媽總是各種指責和挑剔,他心情不好,我媽就有壓力。為了讓我爸心情好點,我媽就必須多干點活,現在想想,這簡直就是PUA。”


蘇敏和女兒

一開始,蘇敏也試着溝通,可丈夫卻只會挑刺和打壓。


今天是菜里不應該放辣椒,明天是地沒拖乾淨,就連蘇敏在外孫臉上親一口,丈夫都會說“口水有毒”。


但凡蘇敏反駁一句,或者表達自己的看法,丈夫就會反問:“你有什麼想法?”如果蘇敏繼續反駁,等待她的就是嘲諷,甚至是拳腳相向。


久而久之,蘇敏對“想法”這一詞產生了心理陰影。蘇敏的女婿曾說過:“這句話是我老丈人的一個武器,一個鞭子。”


2019年,蘇敏的女兒生下了雙胞胎,雖然女兒有公婆照顧,但蘇敏還是不放心,三天兩頭往女兒家裡跑。這天,蘇敏又準備去女兒家,丈夫一臉不耐地質問道:“你去幹什麼,是不是有什麼想法?”


再次聽到“想法”二字,蘇敏徹底崩潰了。她突然拿起刀,在手腕上化了兩刀,見丈夫無動於衷,她又在自己胸口化了三刀,好在傷口並不深,送醫後並無大礙。那之後,蘇敏被確診為中度抑鬱每天都要服藥抗抑鬱。

除了挑刺和打壓,丈夫還特別摳門。結婚幾年後,蘇敏工作的化工廠倒閉了,她做過幾年全職媽媽,那種手心向上的日子實在難熬。


每次給生活費時,丈夫都要求蘇敏拿出每一筆花銷的依據,否則就會通過減少生活費進行“經濟制裁”。


蘇敏委屈極了,但又覺得是因為自己沒賺錢,丈夫才會這樣,她開始拚命打工賺錢。那些年,蘇敏掃過大街,做過裁縫,還當過服務員,只為證明自己擁有賺錢的能力。


可即便如此,情況也沒有任何改善,幾年後,夫妻兩的生活徹底過成了“AA制”。丈夫買了菜,蘇敏才做飯,就連女兒結婚的紅包,夫妻倆都是各給一份。有一次,蘇敏的母親生病,用了丈夫的醫保卡,第二天丈夫就火急火燎地改了密碼。


無數次,蘇敏都想離婚。但她怕啊!女兒小時候,她怕離婚會讓女兒抬不起頭;女兒長大後,她又怕單親會讓女兒不好找對象;女兒結婚後,她又覺得丈夫渾身是病,女兒一個人照顧不過來。


表面上看,蘇敏之所以不離婚,完全是因為女兒。可回顧她的成長經歷,你會發現,蘇敏之所以不離婚,最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作家武志紅說過:“親密關係會複製或繼承原生家庭中的關係模式”。


蘇敏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她渴望關愛,卻從小不被重視,也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她的成長是在不斷的失望中受傷的過程。這種性格的人,在建立起親密關係後,往往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


一是對關注非常敏感,需要大量的關注,用各種“作”的方式贏得關注;二是重複原生家庭中的關係模式,雖然渴望關愛,卻繼續不表達需求,最終因一次次失望而受傷,甚至崩潰。

蘇敏很顯然就是後者,她的親密關係,完美複製了原生家庭中的關係模式。


面對丈夫的冷漠、打壓,蘇敏只會隱忍、犧牲。她甚至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試圖通過改變自己來獲得丈夫的愛。


蘇敏渴望丈夫的關心和愛護,羨慕別人琴瑟和諧的婚姻,但她卻從來沒有說出過自己的需求。


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癒。如果蘇敏沒有出走,或許,她將一直陷在這段不幸的婚姻里,無法自拔,直至被完全淹沒。


2、30歲後不再和丈夫同居,被家暴多次,卻不離婚:經濟獨立,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對蘇敏的婚姻失望透頂了,但,這還不是全貌。


蘇敏的女兒曾在採訪中回憶:“小時候,最害怕晚上,因為父親總會在晚上打母親,有時候是幾個月一次,有時候是一個月好幾次。除非聽到我爸的呼嚕聲,否則我壓根不敢入睡。”


蘇敏挨打的原因,千奇百怪。有時候是因為說了一句丈夫不喜歡的話,有時候是在牌桌上讓丈夫沒面子。總之都是一些芝麻大的小事,可丈夫卻會為此拳腳相向。面對又高又壯的丈夫,瘦弱的蘇敏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


最嚴重的一次,丈夫拿凳子砸在蘇敏的背上,疼了好多天。久而久之,蘇敏一看到丈夫瞪大雙眼就恐懼,因為那意味着他又要發火了。隨着年紀增長,丈夫不再動手,取而代之的是無休止的爭吵。

蘇敏年輕時

30歲那年,上初三的女兒去住校後,蘇敏幾乎就沒和丈夫同居過。後來,女兒結婚,因為新房還在裝修,女兒女婿住進了家裡。蘇敏又不得不和丈夫住在一間房,只是她買了上下鋪,自己睡上面,丈夫睡下面。


一到晚上,兩人就各玩各的手機,為了不互相打擾,他們都戴上了耳機。有段時間,蘇敏甚至想買個床簾隔開,但又怕女婿覺得奇怪才放棄了。


無性無愛,還充斥暴力的婚姻,難以想象,蘇敏是怎樣熬過30多年。


2020年10月,蘇敏在網絡走紅後,她的婚姻問題也被大眾熟知。當記者問她有沒有考慮過離婚,蘇敏的回答卻是否定的。


除了原生家庭的影響,蘇敏不離婚的原因,還有更現實的一面——沒有經濟基礎。蘇敏一生幾乎沒有積蓄和財產,房子是丈夫的,自駕的車子是女兒的名字。


唯一的兩萬塊存款,購置自駕設備花了1萬,另外1萬則是自駕游的路費。但這些錢,對於自駕游來說顯然是杯水車薪。有時候因為油費花多了,蘇敏不得不在某個地方待十幾天,等到下個月退休金到賬才繼續上路。


蘇敏曾坦然地談過離婚:“如果離婚,還要自己租房子,一個月退休金也才2000多一點,除了吃飯哪裡還有錢租房呢?”


素黑曾說,“真正幸福的女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情緒穩定,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充實的精神世界,經濟獨立不依靠別人,覺知並適當地管理自己的慾望。”


其中,經濟獨立是首要基礎。


遙想當年文章出軌,馬伊琍毫不怯懦:“就算你不再珍惜我,我仍然可以穿上高跟鞋,化上精緻的妝容,走出去被萬人矚目。”


馬伊琍的底氣,來自她強大的經濟能力。可蘇敏卻沒有這樣的經濟能力,便只能在日復一日的委屈中蹉跎歲月。


所以,女人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經濟獨立,否則就會失去做選擇的底氣。


3、一年逆襲成百萬網紅,仍舊不願離婚:婚姻中,女人最大的需求就是情感價值


自駕游進行到一年時,蘇敏已經成了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前文提到蘇敏不想離婚,是基於現實的考量,覺得離婚後養不活自己。而這時候,她已經是網紅,擁有養活自己的能力了,她的選擇會改變嗎?


事實上,當記者再次問蘇敏是否想過離婚時,她仍舊堅定地說:“不會,我希望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希望我們能平心靜氣地談談。我希望大家庭和和睦睦地過下去。”


想知道蘇敏為何會這樣選,我們還是得回歸到她的生活中去。


蘇敏在外自駕游的這兩年,丈夫一句話也沒問過,兩人沒有必要不會直接聯繫。就算有事,也是在家族群里溝通。


有一次,丈夫在群里發了一張回老家的高鐵票,蘇敏表面上假裝不在意,但還是偷偷發消息問女兒:“你爸回老家去幹什麼?”

在路上感覺孤單時,蘇敏仍然會記起丈夫給自己的唯一溫情瞬間。那時蘇敏剛生完女兒,因為吃不到什麼肉,蘇敏提出想吃雞。丈夫專門做了一個彈弓,把家裡養的雞從樹上打了下來,給蘇敏燉了湯。


我常常說,維繫婚姻要靠夫妻雙方的價值交換。而女性,婚姻中最看重的就是“情感價值”,即希望丈夫能關心理解自己。


可惜事與願違,蘇敏從來沒從丈夫那獲得過“情感價值”。


自駕游之前,蘇敏把所有的情感需求都寄托在穿越小說上,她幻想自己成為小說里的主角,找到了一個自己喜歡,對自己好的丈夫。


自駕游這兩年,蘇敏獲得許多網友的關注和支持,這也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她的情感缺口。蘇敏暫時忘卻了丈夫在情感價值上的缺失,並希望丈夫能因為自己離開而轉變。


換言之,後來,蘇敏有了經濟基礎,但還是不願意離婚,是因為她仍舊期待從丈夫那裡獲得情緒價值。


今年中秋,是蘇敏自駕2年來第一次回家。決定回家後,蘇敏的心情十分忐忑,她一方面期待看到丈夫的改變,另一方面又害怕丈夫讓自己失望。


果然,到家後,丈夫不僅沒有半句問候,甚至一開口就是挖苦:“你還知道回來啊?(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是不是?”此外,丈夫還找蘇敏要錢,因為蘇敏在自駕時用的是丈夫的ETC。蘇敏的心徹底涼了,她決定離婚。


蘇敏要離婚的決定,幾乎獲得了全網的支持,唯一反對的就是她的母親,母親說:“你都這麼大的年紀了,為什麼還要理他?你丈夫除了摳門點,也沒其他大毛病。


丈夫沒出軌,現在也不家暴了,僅僅因為一句嘲諷的話,蘇敏就要離婚,至於嗎?


成也蕭何敗蕭何。蘇敏一直希望能從丈夫那裡獲得情感價值,所以她才勉強維持婚姻;當她失望透頂,明白丈夫不可能為自己提供情緒價值時,便決定徹底離開。


事實上,蘇敏婚姻中的矛盾存在於大多數的婚姻中,《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77.51%的夫妻離婚是因為感情不和。

因為女性天生就對情感有着更高的需求,她們渴望被關心和照顧,也渴望自己的情緒能得到回應和安撫。這就導致女性對男性的情感期待很高。


可現實婚姻中,大部分男性在情感上是“供給無力”的,因為男性總是更傾向於現實。在他們眼中,女性的這些情緒,大多都是“無病呻吟”。


當面對女性的情緒時,男人們要麼是一臉懵逼,要麼是直接跳轉到理性層面,給女人出主意。當然,還有最差的一種,就是像蘇敏的丈夫那樣打壓、嘲諷甚至用暴力來解決女性的“情緒”。


總結來說,大部分婚姻中,沒有絕對的壞人,婚姻中的矛盾,也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因為男女雙方思維模式、對婚姻的需求不同。


而我們能做的,不過是不斷用心去洞察另一半的需求,並盡自己所能去提供這些需求。於男性而言,或許你做不出太多浪漫的事,但你可以儘可能地傾聽、理解、共情女性;於女性而言,則要增加自我關愛,看到對方的局限,找到關係的平衡點。


最後,再回到蘇敏的婚姻。幾天前,她曾在社交媒體中表示自己的離婚之路不會太順利,但她依舊會堅持到底,即便上訴也要離婚。


其實,不管蘇敏離不離婚,故事的結局早已經改變,3年前,她還是個一無所有,因抑鬱症用刀割了自己的5刀的抑鬱病人;3年後,她已經是個有事業,有房車,且擁有足夠多選擇的人。

穿過一場又一場的風雨,蘇敏再也不是那棵低眉順眼,任人欺辱的小草,而是長成了一棵獨立的、堅韌的參天大樹。


或許這才是蘇敏逃離家庭去自駕最深層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