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和翁帆攜手18年,如果楊老過世,她能分得多少遺產?

愛情本無對錯,唯一存在的只有合適與不合適。

生活中見到的忘年戀有很多,雙方跨越年齡的界限,一起走向婚姻的殿堂。

當然這也會引發部分人質疑,年齡都不合適怎麼會有幸福的婚姻

話並不無道理,但年齡的增長絕不代表心理一定成熟,最重要的還是靈魂匹配度,比如兩個人是否有相同的話題,再比如兩個人能否談得來等等,這都是必要因素。

其次,忘年戀之間很大程度上是真正的感情,畢竟每個人都會在意外界人的眼光和看法,這裡不得不提到翁帆楊振寧

從學術界角度出發,楊振寧的能力毋庸置疑,唯一讓人詬病的就是自己在82歲的時候娶了28歲的翁帆

消息一出隨即引起熱議,負面的評價佔到了絕大多數。

有人說楊振寧回國養老不說,現在還娶了個“孫女”照顧自己的生活,還有人說翁帆女士目的不純,小小年紀就已經開始覬覦別人的財富。

這些問題帶有很強的攻擊性,可二者還是不得不去承受,只因他們成為了忘年戀的典型

說得再多,這些東西還是無法迴避,如果楊振寧先生去世的話,翁帆能分得多少遺產?

忘年戀

首先想說明一點,筆者本身沒有惡意。

有些事情必然會發生,有些事情必然會面對,何況這段忘年戀也不是一方心血來潮,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當時汕頭大學舉辦華人物理學家大會,楊振寧自然是受邀參加。

有人可能會問到楊振寧的國籍,科學沒有國界,何況他還心繫著祖國,能夠參加這場大會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夫人杜致禮隨從。

既然主辦方為學校,接待人員自然是學生,這樣會讓人有一種親切感

一個是學術頂尖的教授,一個是求職上進的學子,兩個人彼此留下了聯繫方式,多年來一直保持着書信上的往來。

大學畢業後,翁帆如常人般走上社會,同時遇見了生活中的另一半,沒過多久便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此時的翁帆年齡尚小,對很多事情仍然保持着美好設想,殊不知性格上的不合根本難以去調解或磨平,這段婚姻很快畫上句號。

翁帆有些迷失初心,看來別人根本靠不住,她決定繼續學業生涯,自己應該選擇什麼方向

此時的楊老仍然身居美國,兩個人已經許久未聯繫,如何打開話題缺口,翁帆有些摸不着頭腦。

2003年,楊振寧的夫人杜致禮因病去世,翁帆隨即寫信慰問。

看到僅有一面之緣的學子還念着自己,他的內心有些格外動容,為了表示感謝,楊振寧決定邀請翁帆參加接下來在中國的學術會。

時隔多年未見,楊振寧和翁帆沒有任何陌生的感覺,他們聊得很開心

科學技術的發達,讓二者有了每天通電話的機會,沒過多久彼此便產生了好感,直到楊振寧向翁帆主動表白,一段忘年戀就這樣促成了。

遺產問題

正式登記那天,楊老82歲翁帆28歲,即便預想得再怎麼美好,有些現實問題不得不考慮。

在遺產分配上,無數網友們都很好奇,許多媒體記者朋友們,更是藉機向他們發問。

多年來未發聲,你說他是有意躲避也好,看不見聽不到也罷,反正楊振寧和翁帆的生活是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後來在參加一檔節目的時候,楊老進行了正面回答。

為了避嫌,兩個人早就立下了婚前財產協議,除了自身在清華大學里這套房子的居住權外,翁帆得不到任何的財產。

有人會問,這不過是對外界的宣告罷了,自己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

諸位仔細去看某些細節,兩個人在結婚之後,第一時間捐出了所有存款共計200萬美元,只為教育事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兩個人都在為彼此默默進行着改變。

據知情人士透露,翁帆為了照顧楊振寧的起居,沒有一天睡過懶覺

楊振寧為了陪伴翁帆,經常會主動放棄某些學術活動

附近的公園裡每天六點之後都會看到他們共同牽手的身影,互聯網上更是流傳着許多網友們拍攝的照片。

與此同時,楊振寧為了不給翁帆留下負擔,主動拒絕了生孩子,方便在自己離世後她能很快改嫁,這種犧牲絕非常人所能有的覺悟。

從2004年走到現在,只要出現在公眾場合,從來都是如此。

笑侃人世間

說到底,這段婚姻必然是美好的代名詞。

十幾年的春夏秋冬,兩個人彼此愛得深沉,這段忘年戀真的是那般純粹,不管外界的輿論再怎麼複雜,愛情故事必然會繼續向下書寫,作為旁觀者,我們能夠獻上的自然是美好祝福。

文章結尾之時,送給諸位一句話: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確,真正優秀的人懂得尊重別人的三觀,包括別人的生活方式。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懂得換位思考,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別忘了留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