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特色化服務 增加顧客驚喜值

一個好的餐廳,不止要有特色的菜肴,還要有特色的服務。好的菜品是餐廳的“硬件”,特色服務體驗是餐廳的“軟件”。產品不同,環境不同,服務不同,最終價值的呈現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要想打造特色服務,首先要明白“服務”是什麼。“服務”實際上是為了滿足餐飲顧客的需要,餐飲企業和顧客接觸的活動和餐飲企業內部活動所產生的結果。而特色服務就是在顧客滿意的基礎上增加“驚喜”。特色服務不是餐廳服務標準要求的,而是超出標準要求以外的。

為什麼要做特色服務?

(一)消費者就餐心理

現代消費者要求更多個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務,品位層次更加提高,已經遠遠超出填飽肚子的低層需要,甚至在就餐心理中精神的愉悅與享受也成為了必要的內容。

餐飲企業必須重視顧客服務,不僅僅是要讓顧客滿意,在競爭環境中取悅主要顧客;更重要的是要在取悅顧客之後,帶動銷售,為企業贏得利潤,養活員工,公司不斷成長、壯大。而這一切的關鍵鏈接點就是員工面對顧客的服務。

(二)餐飲行業現狀

餐飲企業這麼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比較傾向於做產品、渠道和銷售,不是特別擅長做服務和品牌。但是當企業走到現今遇到了兩個市場最大的變化:

1.消費者改變,消費者從購買行為到生活方式都變了;

2.顧客不足,顧客是不夠的,任何行業的產品都供大於求;

這兩個特徵決定了企業在經營中一定要懂,現在最重要的兩個部分,一個是服務,另一個是品牌。

(1)服務型餐飲:

服務型餐飲,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服務提升用戶體驗。餐廳通過在品牌故事、就餐環境、細節的處理與拿捏等方面下功夫,讓用戶獲得超出食物本身的體驗,從而更好地留住用戶。

來自大眾點評數據顯示,海底撈相比前兩年,人均消費大幅提升。儘管火鍋企業消費提高是普遍現象,但海底撈通過不斷提價,消費仍然相對高高在上。

顯然,無論承認與否,在消費者最樸實的感知中,服務確實是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和最鮮明特徵,也是對海底撈的最預期所在。海底撈的“伺候式”服務,不僅能提高翻台率,還能提高菜金價格,提升毛利率,保證強大的盈利能力。

(2)產品型餐飲:

產品型餐飲,就是將可控的輸出把產品的高品質刻在用戶心裡,再通過產品的優惠信息吸引顧客,強烈的廣告刷屏刺激顧客購買。同時加快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使產品不容易在短時間內被其他商家模仿複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巴奴公司從創業至今,始終以“縴夫精神”作為企業的精神動力;以“讓毛肚火鍋走向全球”作為企業的使命;以“視顧客為親人”為服務理念;以“繼承、創新、共贏”為經營理念,這些是巴奴品牌發展的重要屏障,豐富着巴奴的品牌內涵。

巴奴的變態採購模式尤為突出。帶着粉絲帶着錢,到錫林郭勒盟買羊、在海拔2500-2800米的羌寨採收一級茂汶大紅袍、在三峽腹地的土家梯田摘取頭茬石柱紅、牛油標準高、大蒜手工剝。

毫無疑問,好食材正在成為餐飲企業的底層競爭力,巴奴的原產地採購模式,雖然提高了成本,但與此同時獲得了顧客的認可和行業的口碑。

“兩步走”策略構建特色服務

隨着經濟的發展,餐飲企業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大。餐飲業如何才能在大環境下處於不敗之地呢?餐飲企業該如何來做好自身的特色服務呢?下面筆者將從兩個方面來闡述。

第一步:超預期服務設置

為客人提供超預期的服務,能夠給客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更好地吸引回頭客,實現門店的經營目標。“預測客人需求,在客人進店之前;滿足客人需求,在客人開口之前;化解客人抱怨,在客人不悅之前;讓客人感動驚喜,在客人離店之前”是員工為客人提供超預期服務的方法。

首先是用心服務。服務工作必須實行全員共抓;服務工作必須細緻入微,嚴格管理,常抓不懈;服務工作要始終堅持“以客人為導向”的原則,一切為客人的需求讓路;服務工作必須堅持將客人滿意與員工滿意、公司的利益統一起來,取得最佳平衡效益;服務工作必須用心,時刻想客人所需,解客人之難;服務工作必須用情,急客人之所急,用真情感動客人;服務工作必須明確責任,落實到人;管理人員務必以身作則,以自己的優秀服務行為帶動下屬;管理人員有責任培訓、指導、檢查下級掌握的服務技術;實行服務區域責任到人,及店長對門店負責制。

其次是對客服務的標準。

1.親切主動:見到客人首先應主動微笑,並問候客人;

2.禮貌熱情:對客服務時,全過程使用服務敬語,並尊稱客人姓氏(熟客);

3.標準制宜:服務過程中,按標準操作,並以客人方便為原則;

4.高效美觀:保持最高工作效率,並使操作美觀;

5.謙虛周到:對無意帶給客人的任何不便和打擾,虔誠致歉,並做補救性服 務,直至客人滿意;

6.服務到底:任何地點和任何時候,客人向任何一位員工提出的要求,均由其負責處理到底,直至讓客人滿意,不得借故推諉或隨意將客人推給其他人;

7.個性服務:與客人積極溝通,為每一位個性化的客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每一個員工必須做到“個性服務標準化”模式基準,並在此基礎上發揮個人智慧,使個性化服務永遠保持活的靈魂,從而不斷完善和提高。

最後優質服務有三種境界:讓顧客滿意、讓顧客驚喜、讓顧客感動。第一種境界“讓客人滿意”,即滿足顧客享有受重視、受歡迎、被理解和享受舒適的需求,向顧客提供一切所能的服務,從顧客進店開始,直到顧客就餐完畢離去之前,都要保證服務的到位,讓顧客滿意。

第二種境界“讓客人驚喜”:

1.對待老顧客,餐廳需要建立客史檔案,記錄顧客的基本信息和用餐喜好,記錄顧客喜歡的菜或討厭的菜,並培訓服務員,讓每一位服務員都知曉。

2.在點菜環節,服務員要詢問客人是否有忌口或特別喜愛的,或其他特殊要求,若有,要盡最大力量滿足並進行引導。

3.服務員在服務環節,注意觀察或傾聽客人談話,了解客人信息,如身體不適、過生日、心情如何等。

4.觀察客人喜歡或不喜歡用的物品、食品,察言觀色地了解客人的心情、身體狀況,及時提供優質服務。

5.運用好一切信息,把它轉化為服務行動,感應和挖掘顧客潛在需求,並在顧客開口之前及時識別和滿足他們的各項需求,給顧客一個驚喜。這也是最為關鍵的一環。

第三種境界“讓客人感動”。這是服務的最高境界,在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上都超出客人的預期值。餐廳員工需在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基礎上提升顧客滿意的層次,用超值服務去感動顧客,用情打動顧客。讓客人感動還可能發生在顧客投訴以後,餐廳店長要強化對服務員顧客投訴處理情況的培訓,抓住顧客投訴的機會,轉變顧客對我們的印象,使客人在感動中離去。

第二步:打造產品主義

在中國眾多老字號餐飲品牌里,大多是產品主義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比如鄭州的合記、方中山,幾十年來長盛不衰,裝修設計和服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年復一年的排隊,微博微信無處不是顧客的免費口碑傳播。它們將功夫注入到產品,讓極致的產品去服務消費者的胃,這就是它們的產品主義服務,這值得所有的餐飲品牌研究和思考。

產品為大,顧客為大。巴奴人常說:服務顧客吃好比服務顧客的人更重要。堅信好的產品本身就是最好的服務。克服一切困難,通過極致的體驗和真材實料的產品感動顧客,超越期望。“把臉對着顧客,把屁股對着老闆(上級)”任何情況下都要把顧客放在第一位!顧客是指消費者、合作商、員工及支持到巴奴和自己發展的人。

在做好以上兩步之後,特色化服務就自然而然地彰顯出來了。對顧客進行開發與維護,對產品概念的拔高與提升,這並不是一件易事。

最後筆者要給大家強調兩點,第一,欲速則不達,餐飲企業的服務效果是長期積累而成的;第二,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只想通過“服務”或“產品”二選一,做大做強,“兩腳”實打實地邁步,才能腳踏實地謀發展。

在這個“服務過度”的餐飲時代,產品主義無疑成為了行業的新風向。餐飲企業在定義自身核心競爭力時,最需要考慮清楚的是企業本身的定位。把握住企業大方向,才能決定什麼為主,什麼為輔,有效地將產品主義和服務主義結合,達到企業利潤最大化,極大地提高顧客滿意度

本文摘自《中國好餐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