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里常見的“土人蔘”,秋天遇見別錯過,挖2棵作盆栽,很珍貴

導語:菜地里常見的“土人蔘”,秋天遇見千萬別錯過,挖上2棵作為盆栽,越養價值越高,珍貴!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柴米油鹽最是平凡,簡簡單單卻能溫暖疲憊的身體,一日三餐四季,承載着煙火氣的美食是最能撫慰人心的!無論生活多累,工作多忙,別忘記停下腳步,享受被食物治癒的瞬間~很多時候,我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是對生活的細細品味……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時間飛逝,轉眼間已然來到秋天,秋高氣爽、丹桂飄香,這是秋天最好的寫照,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菜地里的植物也都陸續成熟,比如花生、土豆、蘿蔔、地瓜、芋頭、大白菜等等,農民伯伯雖然忙碌,但是臉上卻洋溢着收穫的喜悅。但是有些野生植物一樣生長在菜地中,也到了收穫的季節,它們生命力頑強,常見的有車前草、鬼子姜、龍葵等等,見到了也不要錯過。


在眾多野生植物中,一旦遇見這種“土人蔘”可要留意了,不要輕易地剷除掉,最好挖上2棵帶回家,種到花盆裡不但可以做為盆栽,如果養護得當,還有很大的觀賞價值,越養越值錢,可以說是一種很珍貴的野生植物,它就是我們常說的“地環”。


地環不但植株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它的地下根狀莖的果實長得像螺絲一樣,外形奇特小巧,所以又被叫做螺絲菜,用它做成的醬菜清脆爽口,是我國著名的“八寶菜”、“什錦菜”之一,地環味道甘甜,口感脆爽,簡單一腌開胃又下飯,特別的好吃。那麼為什麼稱之為“土人蔘”呢?主要是與它的生長環境、形狀和營養有關,它生長在土地里,它的根莖長得比較奇特,形狀像縮小版的“寶塔”,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因此農村老家都稱之為“土人蔘”。


地環最好吃的做法就是腌制,可以糖醋、可以醬香、可以鹽滷,無論怎麼腌制都特別的脆爽,而我最喜歡的還是媽媽的做法,媽媽的手就像是魔法師的手,簡單一做都那麼的好吃,快來一起看看吧。


1、清洗:因為地環上粘滿了泥土,直接清洗不容易洗乾淨,所以要先把地環放到清水中浸泡10分鐘,然後再用牙刷仔細刷洗乾淨表面的泥土,然後放入盤中,加入適量的鹽,再用手多抓拌一會兒,待鹽完全融化後放置一邊腌制兩個小時,這一步不能省,這是地環爽脆好吃的關鍵。


2、料汁,鍋內加入300毫升醬油(一斤地環的量),然後再放入2個八角、2片香葉、1小把花椒,大火燒至醬油沸騰後關火晾涼備用;再切點薑片和蒜片,這個根據個人的喜歡,喜歡可以多放點,不喜歡少放一點。


3、腌制,腌制好的地環控干水分,裝進無水無油的罐子里,上面再放一層薑片、一層蒜片,倒上涼透的醬汁,撒上少許白酒,蓋上蓋子放入冰箱冷藏保存,第二天就可以吃了。


“秋意濃,離人心上秋意濃。一杯酒,情緒萬種”,秋天菜地里常見的“土人蔘”,遇見千萬別錯過,它就是地環,挖上2棵作為盆栽,越養價值越高,珍貴!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感謝支持,感恩遇見~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