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間慢慢溜走時《把時間當做朋友》

“觀書者當觀其意,慕人者當慕其心,循跡而求,雖博寡要,信矣。”故,看書就應該帶着自己的目標,讀懂書中的含義。

這本書從心智成長的角度來談自我積累。作者通過自己職業生涯中遇到的事例,告訴我們:如何打開心智,如何運用心智來和時間做朋友,從而開啟人生的成功旅程。為什麼你總是覺得“沒有時間了”?節省時間的方式其實是學習。為什麼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於過程的記錄,為什麼迥異於基於結果的記錄?一個人對時間的精確感知能力真的能訓練得像特異功能?都是平凡人,為什麼若干年後已有天壤之別?時間這條船,為什麼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夢想的彼岸?絕大多數的成功與智商沒有任何關係,所有的失敗都與且只與時間有關。當你把時間花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相當於在他的身上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反正,那個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後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這本書,在我看來很出色。首先,題目新穎,敘述方面一改其他類似書籍大篇幅的說教模式,且排版也極為有趣。其次,本書的知識面廣,且較為實用。最後,本書中還涉及到許多生活中必要的小技巧。

雖說本書從九個方面對闡述,但我個人理解為如下五個部分。

一是:面臨當前的困境,而發出“書到用時方恨少”、“字到寫時方恨丑”感慨,緊接着是對自己曾經“忘了青春”到現在 “誤了青春”幡然醒悟。

二是:認清現實並付諸行動。“願我能從容接受我不能改變的,敢於改變我可以改變的”,開始着手管理自己的時間(生活)。

三是:在以上為基礎下的學習和思考。

四是:理論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故學習、思考的所得投入交流與應用的實踐過程中。

五是: 人無常心,習以成性,貫穿以上過程始終得“積累”。

當讀完這本書後最大的心得就是———時間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都是一樣多的,為啥總感覺不夠用,是因為我們不會利用時間,安排時間。書中有一句話說,堅持就是重複,而重複就是時間的投入。所以說投入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學習要隨時隨地的學,我們能管理的只有我們自己。不要白白讓時間流逝,放下自己各種借口,與時間做朋友, 不浪費時間,把時間當作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