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食同源|它是“夏季第一瓜”,清熱解暑,兼能瘦身美容

如果給適合夏天的食物列個清單,「冬瓜」肯定榜上有名:它不僅有助於清熱解暑、利尿排濕,常被稱為“夏季第一瓜”,就連名字聽起來,都給人清涼的感覺。


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冬瓜的記載,稱之為“水芝”、“白瓜”,其皮、肉、籽、瓤都有藥用價值。

冬瓜明明是在夏天成熟,為什麼不叫“夏瓜”?

這是因為冬瓜成熟之際,表面上有一層白粉狀的東西,像是冬天所結的白霜,所以稱冬瓜。

宋代詩人鄭清之有詩云:“剪剪黃花秋後春,霜皮露葉護長身。生來籠統君休想,腹內能容數百人。”形容冬瓜成熟後有白霜護身,且形狀巨大。

現在,南方地區正值梅雨期,雨水多加上高溫,也就是濕和熱結合在一起,古代中醫說叫如油入面,就是把油倒到面裡面,怎麼也分不開了。

這個時候,對氣候比較敏感的人群,比如孩子,就容易出現脾胃問題和皮膚問題。這些問題呢,都是其它季節不大會出現的,這是濕熱為患。

這時候,正適合吃一些冬瓜。中醫認為,冬瓜味甘、性微寒,能清熱去暑、利水消腫。

據《中藥藥理與臨床運用》記載:“冬瓜性涼,味甘無毒,清熱利水。主治暑熱,內熱,小便不利。”

《神農本草經》則曰:“冬瓜性微寒,味甘淡,無毒,入肺、大小腸、膀胱三經。能清肺熱化痰、清胃熱除煩止渴;甘淡滲利,去濕解暑,亦能利小便,消除水腫。”

老百姓們常用冬瓜來治療肺熱咳嗽、水腫脹滿、暑熱煩悶、瀉痢、痔瘡哮喘糖尿病腎炎浮腫、魚蟹中毒。

瘦身作用:冬瓜是有名的“瘦身瓜”。《本草綱目》載:冬瓜能益氣除煩,“欲得體瘦輕健者,則可常食之,若要肥,則勿食也”。

冬瓜本身是零脂肪,又富含丙醇二酸、葫蘆巴鹼、維生素B1,能有效控制體內的糖類轉化為脂肪,防止體內脂肪堆積,還能把肥胖多餘的脂肪消耗掉,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減肥降脂有良好的效果。

冬瓜的皮、肉、瓤、子、葉、藤均有藥用價值:

冬瓜皮利水消腫的本領最強,對付暑熱口渴、水腫脹滿、小便短赤都不在話下。《滇南本草》謂其:止渴,消痰,利小便,治中風。《本草再新》:走皮膚,去濕追風,補脾瀉火。

現代研究表明冬瓜皮利尿作用強,用冬瓜皮煎湯分服治療暑熱昏迷、急性腎炎水腫、急性泌尿系感染都有很好的療效。

冬瓜子冬瓜仁具有清肺化痰、排膿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肺癰腸癰。臨床用於上感和肺支氣管感染咳嗽、痰多。研究表明冬瓜仁含有亞油酸,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酸酯,有助於防治冠心病。常服可以保身健體,對於抗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大家平時隨手扔掉的冬瓜瓤和冬瓜子,在古人眼中卻是最理想的美白護膚品。《本草綱目》載:冬瓜瓤白,綿軟,用它洗臉,洗身,可除膚褐斑,令膚色柔軟光潔、白皙。《神農本草經》載:冬瓜子能令人“面容生輝”。《大明本草》說它能治癒皮膚炎症,令膚色潤澤。

冬瓜子是古代面脂中的常用藥,《肘後方》則以冬瓜子為主,設了一個美容方,如“白瓜仁五兩,桃花四兩,白楊皮二兩,為末。食後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欲白加瓜仁,欲紅加桃花。三十日面白,五十日手足俱白。一方有橘皮,無楊皮。”

冬瓜子中富含油酸,油酸中的瓜氨酸具有抑制體內黑色素沉積的活性,冬瓜肉和瓤中的丙醇二酸和葫蘆巴鹼都是良好的潤膚美容成分,可去面部黑斑,潤肌瑩面。

冬瓜藤水煎液對於脫肛症有獨到之效,鮮汁用於洗面、洗澡,可增白皮膚,使皮膚有光澤,是廉價的天然美容劑。

食用注意:冬瓜雖好,但畢竟整體偏寒,所以脾胃虛寒、腹痛腹瀉之人就不宜食用,女性在月經期間也應少食。冬瓜與鯽魚同食屬飲食相剋,會造成尿量增多,如果不是水腫者,最好不要同食。

冬瓜薏米陳皮水鴨湯(3~4人份)

材料:水鴨(或青頭鴨)一隻,瘦肉半斤,冬瓜1.5~2斤,陳皮兩片,薏米10克,扁豆10克,茯苓10克,玉米1根,姜3片。

做法:1、先將鴨子斬件,可去頭去皮,瘦肉切塊,兩樣食材飛水備用;玉米切段,冬瓜切大塊備用。2、將清水倒入湯煲,大火煮沸後,放入水鴨,瘦肉,陳皮,薏米,扁豆,茯苓,薑片,煮沸後轉小火。期間可以將湯麵的浮游物用勺子舀起來去掉。3、煲一小時左右,把玉米,冬瓜放入湯煲,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煲20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解暑,健脾祛濕

三豆冬瓜湯(2-4人份)

材料:赤小豆20克、白扁豆20克、綠豆50克、冬瓜500克。

烹飪方法:1.將冬瓜去皮,洗凈,切片;2.取綠豆、赤小豆、白扁豆煮沸,加入冬瓜,煮至豆熟湯濃,略放食鹽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赤小豆味甘酸,有利濕解毒、排膿的功效;白扁豆味甘淡平、入脾胃經,有健脾化濕的功效;冬瓜和綠豆清熱解毒、消暑。

小貼士:此湯方適用於水痘伴有瘙癢,或者是伴有變黃泡液,且肢體沉重、納差食少、舌苔厚膩等癥狀的人群服用。

內容來源:道生學堂微信公眾號

整理編輯:中西醫結合護理雜誌社

通訊員:孫磊 秦沙沙 王晶晶 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