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的年輕人選擇送外賣,外賣行業真的賺錢嗎?

引言

外賣員,對於一些吃貨來說是生活中離不開的人物,在“宅經濟”之下,對於外賣的需求日益增加,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跑去送外賣了。

一個人只要勤苦耐勞肯工作,是怎麼都餓不死的。不過在看到滿大街的外賣小哥的時候一些人也會不解,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為什麼沒有更遠大的理想,而是選擇當一個外賣員。因為我們都知道外賣員並不需要多少技術含量,說白了入門門檻極低,一個人選擇這個職業看起來就是沒多大追求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送外賣,是外賣行業真的很賺錢嗎?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造成的。

一、外賣小哥的工資

送外賣能賺到不少錢那是肯定的,但這些錢也是一單單努力跑出來了。一個國內的外賣平台的騎手月收入是有保底的,一般在兩千五左右,能賺多少錢主要還是看接了多少單。一般一個月能接500單的是賺2800元,接單的數額越往上每單的價格越多。800單以上每個訂單是5.5元,能保證一個月1000單以上那麼價格就是6元一單。大部分外賣員一個月都能做到1000單以上,所以每月的收入至少也有6000元。如果是上海等一線城市,由於單價較高,月入過萬自然也很平常。

同一個城市裡在寫字樓里工作的白領一個月也未必有這麼多錢,不過外賣員賺的也都是辛苦錢,都是風裡來雨里去一單單跑出來的。說到底出賣的也是廉價的勞動力,工資多那也是靠付出更多體力換來的。一個年輕人短期內是做一個外賣員不僅工資不低,也能鍛煉自己,在社會上得到一些經驗。如果把外賣員當作一個長期的職業,就顯然有些不思進取了。一輩子靠送外賣也能維持基本生活,但長此以往人不會有多少進步,學不了多少東西。永遠只能靠出賣體力換取生活費,人生就被限制於此。

相信大家也都理解外賣員職業的局限性,但還是有這麼多年輕人投入其中,自然還是有其他原因。首先肯定是生活所迫,人總得工作養活自己,外賣員就是一個大多數人都做得來的工作。底層的普通人生活不易,他們沒有其他的一技之長,就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送外賣的工作雖然能賺錢,但也很不容易,無論風雨多大,該出餐還得出餐,一個顧客的催餐電話,外賣小哥就得使出渾身解數儘力趕到。稍晚一些被投訴還會被平台扣錢,這份工作不容易,也需要大眾多些理解。

二、不得已的選擇

這個社會上不是每個人都生來家庭富裕或學有所成,多的是沒有高學歷,只能從事體力活。可以選擇的職業中,外賣員就是一個首選了,首先它的門檻低,並不需要多少技巧甚至能力,只要肯干就能賺到錢。而且這份工作比起進廠打工,要來得自由的多。不用受太多拘束,自己想掙多少錢就干多少單。這也是現代年輕人職業觀的一種轉變,他們大多崇尚自由,外賣工作雖說也是在為別人打工,但至少沒有太多的限制,說不幹也就不幹了沒太多顧慮。

實體企業不景氣也是導致年輕人轉入送外賣這一行的重要原因。一些工廠企業經營舉步維艱,總是要靠盡量壓低職工利潤來發展。一個工廠招人往往開出的是誘人的工資待遇,但實際上還是要讓人用大量的工作時間去換取。在工廠上班有許多制度上的硬性規定,經常還實行的是三班倒,周末連個休息日都少見。年輕人也看破了是在給老闆賺錢的現實,大家也都不願意那麼刻苦賣力換取那點工資。進廠工作同樣看不到多少未來發展的希望,一些人進廠前覺得至少可以學點什麼一技之長,但很多工作還是簡單的機械重複,長久也是消磨一個人的精力。

結語

與外賣員對標的職業不是那些光鮮亮麗的高收入工作,而是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如果有機會的話,誰不想自己做生意或者找到一份工作輕鬆又賺錢的。但這個社會還有一大部分人需要從事體力勞動,相比過去大多數人只能選擇進廠打工,如今的外賣行業也是提供了多一種選擇。在就業難的形勢下,外賣市場的需求還很大,能夠讓很多年輕人能有一份相對自由的工作。送外賣的工作不容易,賺錢的壓力同樣很大,但至少精神負擔上會小一些。比起在一個工廠里埋頭苦幹、機械工作,騎車飛行在路上的外賣小哥至少很多時刻人是放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