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不是穆彰阿,也不是道光皇帝

曾國藩的為官過程,解讀《曾國藩家書》系列之19:

曾國藩的一生,獲得無數貴人的幫助。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到底是誰呢?從曾國藩進入官場後的交往方式來看,並不是軍機首輔大臣穆彰阿,也不是道光皇帝,而是一個三品官員。

此人就是清朝著名的理學大師唐鑒

唐鑒,字鏡海,湖南善化人。唐鑒出身官宦之家,其祖父曾任山東多個縣的知縣,父親官至布政使。

有人認為,曾國藩能得到唐鑒的賞識,是因為他們是湖南同鄉。其實,當時與曾國藩一同在京城的湖南籍人士還是比較多的,其中就包括後來大名鼎鼎的胡林翼

胡林翼家庭殷實,也是官宦之後,他為何未能得到唐鑒的賞識?

從人際交往的方式來看,曾國藩更善於馭人,這也是他獲得唐鑒賞識的原因。這一點,我們從曾國藩於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八月十二日寫給父母的家書中就能看出。曾國藩在家書中特意提到了唐鑒:

同鄉如唐鏡海、俞岱青、謝果堂三前輩,皆老成典型,於男皆青眼相待。

此時的唐鑒,是正三品太常寺卿,作為朝中重臣,曾國藩能獲得其另眼相待,說明他的社交圈子在發生明顯變化。

曾國藩進入官場時,其社交圈子有兩個明顯的模式:

一是只注重認識人的數量。

曾國藩剛剛進入官場時,官場上的規矩對他來說,是陌生的,他甚至有一些恐懼,因此,他的社會交往,也局限於與自己地位相差不大的官員,認識的人雖多,但對他的幫助不大。比如在曾國藩家書中多次出現的陳源袞,和曾國藩不僅是同年進士,也是同鄉,兩人來往非常密切。

曾國藩雖然想有一番作為,可他毫無背景,要想從腐敗的清朝官場上獲得一條升遷之路,他就必須突破自己的社交圈子。於是,才有了和唐鑒的交往。

二是注重人脈資源的質量。

認識唐鑒,讓曾國藩的人脈資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唐鑒作為一個官宦子弟,他在官場上的資源本來就很多,更為厲害的是,唐鑒作為當時著名的理學家,他的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是朝中比較有影響力的人物。

曾國藩為何能得到唐鑒賞識?不僅僅因為兩人是同鄉的關係,更因為曾國藩善於駕馭人心。

唐鑒雖然是朝中大臣,但他的骨子裡特別喜歡當老師,很想將自己的一生所學傳給更多的人。清朝時期,理學思想是治國思想,而且,道光皇帝在理學思想上很有造詣,因此,他選拔人才,很看重一個人的理學修為。正是如此,很多人都拜唐鑒為師。

曾國藩進入官場後,由於沒有銀子為自己鋪路,他必須尋找一個能積累人脈的方法,而拜師學藝是最佳途徑。

曾國藩在京城的時候,拜了很多人為師,其中就包括唐鑒在內。曾國藩記日記的方法,就是在唐鑒的指導下,逐步得到完善的。

曾國藩一生十分勤奮,他跟隨唐鑒學習理學思想,進步很快,逐漸成為翰林院里的理學大家。

除了勤奮外,曾國藩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就是特別誠懇,很多人拜唐鑒為師,其實是看重他是三品大臣的地位。曾國藩則不一樣,他跟隨唐鑒學習的過程中,只是為了獲得學識上的長進,從來不提學識以外的任何要求。

曾國藩的這種品質,讓唐鑒十分欣賞,後來也不遺餘力地替他在朝中說好話。從曾國藩的升遷過程中,我們雖然看不出他直接獲得唐鑒提攜的痕迹,但能得到唐鑒的賞識,本身就是提攜了,畢竟,唐鑒作為理學大師,在朝中的影響力太大了。

能獲得大師的賞識,這就是實力。這也為曾國藩後來獲得穆彰阿、道光皇帝的賞識打下了基礎。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