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末,歐洲人發現火藥燃燒後瞬間的爆炸有驚人的殺傷力

13 世紀末,火器才由阿拉伯國家傳入歐洲。當歐洲人發現火藥燃燒後瞬間的爆炸所產生的殺傷力,超過以往任何兵器的時候,立即在鐵器與炸藥結合的槍炮技術方面趕上並超過了中國。14 世紀中葉,大口徑槍已在歐洲廣泛地被使用了。但早期槍的威力並不大,而且使用起來也不方便。據美國梯·恩·杜普伊提供的兵器殺傷力的理論指數(TLI)17 世紀的滑膛槍的殺傷效能只等於標槍,19 世紀的來複槍的殺傷效能僅與長弓相當。採用了圓錐形子彈和後膛技術的來複槍,其殺傷威力才大大地超過了冷兵器,從而決定了冷兵器被淘汰的命運。

火器的發展與當時的冶金技術、蒸汽技術、機械技術以及化學、物理學的發展是分不開的。蒸汽的出現,導致蒸汽船能在水上游弋。彈道學的發展,提高了槍炮的射程和命中率。機械技術大大改進了武器的結構,尤其是內燃機和噴氣發動機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車輛、艦船、飛機的研製。

在20 世紀初期的日俄戰爭中(公元1904 年—1905 年),第一次使用了苦味酸炸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又使用了TNT 炸藥,原始的黑色炸藥由主角轉變為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