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下關)沱茶研究院成立 以科技和文化為茶產業賦能

圖為揭牌儀式現場。 韓帥南 攝

圖為揭牌儀式現場。 韓帥南 攝

中新網大理6月28日電 (記者 韓帥南)28日,中國(下關)沱茶研究院在雲南大理揭牌成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受聘為該院名譽院長。劉仲華稱,中國(下關)沱茶研究院成立後,將不斷通過科技創新和文化融入,助推雲南乃至中國茶產業發展與升級。

下關沱茶是一種緊壓茶,1902年創始於大理下關,是以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下關沱茶製作技藝”製成。2011年3月,“下關沱茶”被中國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圖為下關沱茶製作技藝展示。 韓帥南 攝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下關)沱茶研究院院長陳國風介紹,該院先期設立6個研究(工作)室,分別為院士工作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下關沱茶製作技藝)研究室、高原倉普洱茶陳化研究室、普洱茶生產設備研究室、茶文化研究室和普洱茶生產技術研究室。

劉仲華表示,中國(下關)沱茶研究院將通過技術創新,讓非遺技藝與現代加工技術、裝備相融合,助推茶產業跨越與升級。同時,該院還將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對普洱茶品質形成的機理和加工與儲藏過程中物質轉化的規律進行研究,尋找普洱茶生產、消費、收藏之間的動態平衡,並通過科普化的語言將雲茶向全世界傳播。

“科技讓制茶變得更為精準和科學,將使茶產品的品質得到提升。而茶文化的傳播,將提升茶產品的影響力,讓越來越多人了解到中國茶的魅力。”劉仲華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