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消防員 | 熱射病 | 緊急救助措施

一、熱射病與中暑的區別

中暑是在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下後,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等癥狀,一開始體溫正常或略升高。核心體溫持續上升達到38攝氏度以上時除上述癥狀外還會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四肢濕冷等情況。如不及時干預可逐漸發展為昏迷伴四肢抽搐,嚴重時可產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是由於暴露於熱環境或劇烈運動所致的機體體溫調節失衡,以核心溫度升高(>40℃)、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為特徵。表現為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如譫妄、驚厥、昏迷),並伴有多器官系統損傷的臨床綜合征。

二、熱射病典型的三種表現

熱射病多見於健康年輕人,常在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時發病。常表現為高熱、抽搐、昏迷、多汗或無汗、心率快。嚴重者可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死,危及生命。熱射病三種表現是高熱、無汗和意識障礙,高熱患者一般表現為體溫超過41攝氏度;無汗患者會表現為皮膚乾熱、無汗,呈現潮紅或者是蒼白;患者周圍循環衰竭時會出現紫紺,患者會出現意識障礙,一般可以表現為全身肌肉的抽搐,患者呼吸淺而快,後期會呈潮式呼吸,如果患者病情進一步發展會有一開始瞳孔縮小,後期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或者是消失;另外由於患者出現了深昏迷,可以出現肺水腫、腦水腫、肝腎功能的衰竭、消化道出血以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三、立即降溫及時就醫

迅速將熱射病人抬到陰涼通風的環境下躺下,頭稍墊高、脫去病人的衣褲,用紙扇或電扇扇風。同時用冷水擦身或噴淋,以加快病人體內熱量的散發。有條件的可用酒精擦身加散熱。也可將冰塊裝在塑料袋內,放在病人的額頭、頸部、腋下和大腿根部。若無電扇冰塊等降溫條件,也可將病人直接浸泡在水之中降溫,救助者始終保持病人頭部露出水面,以防病人溺水。上述降溫處理時間不宜過長,只要病人體溫下降並清醒過來即可。為避免皮膚很快冷卻引起皮下血管收縮,妨礙體內熱量散發。救助者還應不時按摩病人的四肢及軀幹,直至皮膚髮紅,以促使循環血液將體內熱量帶到體表散出。

熱射病患者無意識時喝水反而容易引起誤吸,這時候可能會導致呼吸道的梗阻,形成新的肺炎,不主張,但是如果病人是清醒的,這樣的情況適當補充水分還是有幫助的。神志清醒者,可喂以清涼飲料、糖鹽水及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氣水等清熱解暑葯。

若病人昏迷不醒,則可針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位於鼻唇之間中上1/3交界處。內關穴,位於手腕內側上方約5厘米處以及合谷穴,即虎口等。促使病人蘇醒。出現嘔吐的,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引起窒息。對於高燒不退或出現痙攣等表現的病人,在積極進行上述處理的同時,應將其儘快送往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