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白夕。我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很多新同學,有的找不到人下棋,有的不敢和人下棋,那麼,我們可不可以學周伯通,左右手互搏,自己和自己下棋呢?
下圍棋和彈琴、作畫、書法都不一樣,本質上來說,圍棋必須兩個人對弈。
才能在棋局中展示戰鬥攻殺的緊迫感,才能有逆勢下翻盤所產生的跌宕起伏。自己和自己下……那能成什麼事啊。
但是,還真就有人這麼幹了,並且幹了不止一次,堅持了很多年。這件事發生在宋朝。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宋朝圍棋發展情況。
宋朝時,圍棋發展出現了新的內容和特色,洪遵在《譜雙》序中曾說:弈棋、象棋,家喻戶曉。這裡的“弈棋”就是指圍棋。圍棋普及已經達到了人人皆知的程度。
那時候,圍棋和象棋都十分流行。出現了很多文人士大夫喜愛圍棋,司馬光、文天祥、劉克莊等都是圍棋愛好者。
而且,也出現了我們剛剛說到的,左右手互搏之人:鄭俠。
他就是純粹的自娛自樂。鄭俠圍棋癮很大,自稱“賓來酒一樽,興來棋一局”。酷愛程度不亞於現在人刷抖音,打王者農藥。
怪不得邢居實在《拊掌錄》里說:弈者多廢事,不以貴賤。嗜之者率皆失業,故人目棋評為“木野狐”,言其魅惑如狐也。
圍棋,就像狐狸一樣迷惑人,讓人沉迷其中。
鄭俠棋下多了,覺得有些單調,於是別出心裁,想出來自己和自己下棋的法子。
陸遊的《渭南集》中記載:鄭介夫,名俠……好強客弈棋,有辭不能者,則留使旁觀,而自以左右手對局。左白右黑,精思如真敵。白勝則左手斟酒,右手引滿,黑勝反是。如是凡二十三年如一日。
是說,有個叫鄭俠的人,喜歡強迫客人和他下棋,人家不會,就要他留下來,看自己和自己下棋。(這什麼奇葩癖好啊喂)
他自己和自己下棋,也下得有模有樣,左手執白,右手執黑,就像兩個人在下棋一樣,還能分出輸贏。
鄭俠這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對弈行為,堅持了數十年,堪稱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一個奇觀。
那麼問題來了,他自己和自己對弈了那麼久,有沒有練就出絕世神功,棋力猛升呢?很抱歉,書上沒有說,我也不知道。
不過,宋朝時期,圍棋確實深入人心。在當時看來,圍棋無論如何都是棋藝活動的正宗。
如果一個人只會圍棋不會象棋,那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只會象棋不會圍棋,則會被認為沒有高尚的情趣。
最後,你有沒有試過和自己下棋呢?是種什麼體驗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歷。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白小夕圍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