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永遠最光榮

轉眼間,一個小長假就結束了。幾個朋友坐在一起,分享着假期的種種。一位朋友調侃大家:“快說說,五一國際勞動節,你們是負責勞動的,還是負責過節的?”五個人里,有三個都是過節。在他們看來,好不容易盼來了一個可以出行的小長假,必須出去好好享受一下幸福的生活。而另外的兩個人,都不約而同地帶着孩子回了鄉下老家,讓孩子在田間地頭,幹些農活,過一個真正的勞動節。這裡,我們無需評價誰的做法更好,筆者只是想說,勞動最光榮,這是我們應該一直堅持和傳承的。

我們經常會在媒體上看到高齡老人堅持勞動的報道,很多百歲老人身體健康的重要原因除了良好的自然生活環境,便是堅持體力勞動的習慣。在他們看來,活着,就要自力更生,就要有自己的價值。他們樂此不疲每天堅持勞動,收穫了快樂,收穫了健康,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站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擁有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唯有堅持勞動、堅持奮鬥,用實際行動詮釋勞動創造之美,激發出砥礪前行的精神力量,才能實現美好願望、成就偉大夢想。每年五一前夕,都會表彰一批勞動模範。他們就是新時代奮鬥者的典範。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高度的責任擔當、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拼搏奉獻,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干一行就要愛一行、鑽一行就要精一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為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他們身上,詮釋出“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

“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的人,歷史承認他們是偉人;那些為最大多數人們帶來幸福的人,經驗讚揚他們為最幸福的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唯有始終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從自身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腳踏實地、戒驕戒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征程上再創新的業績,以勞動托起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