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河南人穆質進京參加科舉考試。考試完了,就跟幾個朋友一起去拜謁在朝為官的鮮於弁。鮮於弁對這幫士子很熱情,招待他們一起吃飯。
飯還沒吃完,忽然僕人來通報,說:“尊師來了。”鮮於弁一聽急忙穿上朝服去迎接,還命人撤掉了飯菜。一會兒,那位尊師進來了,卻原來是一個瞎眼道士。
穆質性情耿介,年輕氣盛。飯吃了一半就不讓吃了,自然很生氣。他氣憤於鮮於弁的慢待,又見來的是一個貌不驚人的瞎眼道士。就大大咧咧地坐着,也沒起身打招呼。
過了很久,那道士忽然對穆質說:“你還沒有當官吧?”穆質說:“還沒有,剛剛考完。”道士說:“看你面有喜氣,應該會當一個皇帝身邊的官職。這個月十五日午後,就會知道了。你的策論被評為第三等,官職是左補闕。我就提前告訴吧。”穆質將信將疑,告辭而去。
等到了本月十五日,剛剛過午,就聽見有人在敲門,穆質開門一看,卻原來的官府派來通報的,果然他被授予了左補闕的職位。
後來鮮於弁前來恭賀穆質當上了朝官。穆質對前幾天鮮於弁怠慢他的事兒懷恨在心,不肯見他。
但鮮於弁為人和善,不以為意,過幾天又來了。穆質這才願意見他。鮮於弁說:“前幾天在我家裡見的那位道長就是賈籠,他料事如神,說的話沒有不準的。你應該再去拜見他,表示感謝。”
於是,穆質就跟鮮於弁一起去拜訪賈籠。賈籠見了穆質,就對他說:“從三月至九月之間,你不要吃羊肉,到時候能當上兵部員外郎,而且能加知制誥(可為皇帝起草詔書)的官銜。”
當時,唐德宗對穆質很賞識,經常對他說:“愛卿所奏請的事,大多都是很有可行性的。”因此,穆質自己也很得意,認為自己很快就能高升,有點看不上知制誥的官職。所以也沒把賈籠的話當回事。
回去後穆質私底下對人說:“人能當什麼官都是命中注定的,哪裡有不吃羊肉就能當知制誥的道理,這不過是道士在妖言惑眾罷了。” 之後,穆質該吃羊肉還是吃,一點也沒顧忌。
到了四月,給事趙憬跟穆質說:“我認識一個高人,帶你一起去見見。”不料等到了那兒一看,正是那位瞎道士賈籠。
趙憬對賈籠非常尊敬,執弟子之禮。穆質卻有點尷尬。道士仔細看了看穆質,語氣沉重地說:“上次見面時我告訴你不要吃羊肉,到九月就能當上知制誥,你怎麼不聽我的話呢。現在吃了羊肉,非但官職沒有了,而且還大禍臨頭了。”
穆質這下有點慌張了,連忙問:“不至於有生命危險吧?” 賈籠說:“本來是死罪,但幸好皇上賞識你,可以免除一死,只是要貶謫到外地去了。” 穆質又問:“若是被遷貶,那什麼時候能回到京城呢?” 賈籠說:“最少十五年。”
果然,沒過幾天,宰相李泌上奏皇帝,說穆質、盧景亮在朝會的時候,經常自誇,說自己的奏摺都被皇帝採納了。但凡國家有善政,都是自己建議的;但凡國家有惡政,都是自己苦勸皇帝卻不被採納的。群臣都很氣憤,認為這兩個人巧言惑眾,犯了大不敬之罪,應該交付京兆府杖殺。
唐德宗卻說:“盧景亮這人我不了解,但是穆質我是知道的,他應該不會這樣做。”李泌又上奏,說要把這兩人杖責六十,流放崖州。唐德宗見眾怒難平,就下旨封了穆質一個小官,將他貶到了偏遠的地方。
直到十五年後,唐憲宗在位時,才又把穆質召回了京城。(出《異聞集》)
這位穆質就是前文跟晉國公韓滉起了衝突的那位,也是在異人的幫助下,才逃過了一劫。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