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人有三急,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生理上的一種急,也就是內急:“尿急,便急,屁急”。
因為當這些生理需求來臨的時候,有時候似乎是真的忍不住,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但又無可奈何。
但,人和動物大的區別就在於人有羞恥心,而動物沒有。
因此當三急來襲的時候,人類會找廁所、找無人的地方、找隱敞的地方來解決燃眉之急。
而對於一個三歲孩童來說,當三急來臨時,在他腦海中也許沒有文明聖火息息不滅的概念,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就地解決,這無可厚非,畢竟是個孩子嘛。
可2020年,這一處景區內,因一個三歲孩童在路邊草叢小便,從而引發了一場辱罵、爭吵、推搡、墜崖、訴訟的民事糾紛。
1、春日游
古人在詩中寫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可見四月這個草長鶯飛的季節是很多人外去旅遊踏青爬山的最美時候。
來自浙江的盧媽媽也不例外。
2020年4月12日,盧媽媽夫妻帶着三歲的兒子和朋友一行人來到莫干山景區遊玩。
景區內到處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大家很快被這秀美的風景吸引住了,一路上走走停停,盡情地拍照,要把這最美的風景連同最美的笑臉一同印進生命的記憶里。
然而,盧媽媽和丈夫萬萬沒想到,一場因兒子隨地小便引發的失控的意外事件不知不覺地降臨了。
2、3歲寶寶隨地小便引發悲劇
正當大家沉浸在這醉人的自然風景中盡情拍照留影時,盧媽媽突然聽到一陣尖銳嫌棄的指責聲:
這是誰家孩子這麼沒教養!
由於自己帶了一個小孩,聽到有人說誰家的孩子,盧媽媽本能地扭頭看自己的兒子,發現孩子蹲在地上,就趕忙上前想制止孩子,但孩子已經尿完了。
她心想可能孩子實在是憋不住了,才不分場合地解決了吧。
內心有點愧疚和尷尬的盧媽媽抱起孩子想走,沒想到那個尖銳的聲音再次傳來:
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父母生出這樣的孩子!太沒教養了!
盧媽媽原本自己的孩子在路邊小便,內心有點愧疚,但事情發生了,她也沒辦法。
聽到那個女人不依不饒地指責辱罵,她的火氣"騰"一下升上來了。
她對那個指責她、穿着挺考究的中年婦女(金女士)說:
我小孩才3歲,你憑什麼侮辱人?再說誰家的孩子誰教育,你三番兩次罵我們幹什麼?
金女士不甘示弱道:
你小孩隨地大小便還有理了,這是優美的自然風景區,都被你們這種不文明的沒教養的給破壞了!
聽對方又一次口吐惡言,盧媽媽氣壞了,讓金女士道歉。
金女士哪裡肯,兩人便你一言我一語吵了起來,眼看着越吵越凶,兩個人便推搡起來了。
在這期間,金女士刻薄又大聲地罵道:
你不配當中國人,什麼樣的人生什麼非的孩子,太沒素質!
氣急了的盧媽媽上前踹了金女士一腳,把她從台階上踹退下去了。
金女士的丈夫樊某見妻子被踹,怒氣沖沖地上前推了盧媽媽一把。
寫到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樊某的身份,他在後來筆錄中說,自己是某航空公司的機長,這次特意趁假期帶着妻子外出旅遊散心。
樊某推了盧媽媽一把後拉着妻子準備離開,誰知路過盧媽媽身邊時,不解氣的金女士一腳將盧女士旁邊的兒子踹倒在地。
這一舉動令圍觀的遊客費解:
這金女士看上去衣着得體,說話卻這麼難聽,還踹一個3歲幼童,實在不像話…
看到兒子受到驚嚇雙眼含淚的模樣,盧媽媽怒火中燒。
她從後面追金女士,金女士知道自己踹了別人的兒子可能是理虧吧,飛快地往前跑。
盧媽媽怒氣沖沖地追到了一個懸崖邊上的亭子里,兩人當場揪打了起來,場面相當狼狽。
亭子
盧媽媽的丈夫拚命從中阻攔勸說。
而樊某為了不讓自己的妻子吃虧,擋在兩個女人中間。
盧媽媽見狀氣不打一處來,心想,剛剛你推了我一把,你妻子還踹了我兒子一腳,如今你站在中間拉偏架,太欺負人了!
於是,她做出一個讓她萬分後悔的舉動。
由於金女士被丈夫護着,打不到她的盧媽媽扶着涼亭柱子站到長椅上,試圖踢向對方。
然而,她的腳還沒踢到金女士,就被金女士的丈夫樊某用力朝她胸腹部推了一下,僅僅一瞬間,盧媽媽從亭子的欄杆墜入身後的懸崖⋯
兩人廝打的涼亭位於一處陡壁邊緣,陡壁上部分有部分樹木,下部分為亂石,懸崖深有20米左右。
萬幸的是,懸崖下方長滿了茂密樹叢,再加上盧媽媽身形也並不壯碩,就這樣在人們驚呼中,跌入崖底,奄奄一息。
如果不是她的丈夫反應及時,立馬撥打了景區工作電話進行求救,她很有可能就會因為這次廝打而墜崖身亡。
在醫院住院8個月後出院的盧媽媽被鑒定為背部輕傷一級,嘴部和面部輕微傷,全身肢體部輕微傷。
3、為自己討公道
躺在病床上的盧媽媽不但承受着身體上的巨大傷痛,還幾乎夜夜做噩夢。
閉上眼睛就是自己從高處墜下的驚恐瞬間,以及兒子被人踢打時無助而害怕的表情。
越想越生氣的盧媽媽於2020年6月報了警,稱機長樊某夫婦故意傷害導致自己墜崖。
派出所本着以和為貴的想法對雙方進行了調解。
調解中的樊某顯得比較有誠心,他說自己是某航空公司機長,如果追究刑事責任可能工作保不住,提出了70萬賠償,希望化解此事。
但盧媽媽不接受,後來增加到140萬,並且要求一次性將140萬元結清。
對於這一要求樊某感到很為難,稱自己只有能力先支付70萬元,剩下的70萬元分期支付。
但這一提議遭到了盧媽媽的拒絕。
調解失敗後,盧媽媽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
盧媽媽提供的一份筆錄中顯示:
樊某稱當時盧媽媽站在涼亭椅子上比較危險,但看到老婆被追着打,想着不讓盧媽媽踢過來,就發力把她往後推,沒去考慮她是不是有危險。
盧媽媽認為,當時的監控視頻能說明一切。
樊某是推搡行為而非隔擋,樊某在派出所筆錄中也承認用力推盧媽媽,樊某對涼亭所處懸崖邊的危險程度,以及跌落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明確認知。
可2020年6月,德清縣公安局對於盧媽媽提出的故意傷害控告,認為樊某沒有犯罪事實,不予立案。
10月29日,盧媽媽收到德清縣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書,判定她起訴樊某將其推下懸崖事實不成立,樊某不構成故意傷害罪。
傷情
判決書中顯示:
有多位證人證言表示,樊某的妻子金女士將小孩踹倒後遭到了周圍人質問,盧媽媽也緊追不捨進行反擊,金女士躲進涼亭後被盧媽媽扯掉假髮、相互丟水杯砸向對方,之後看到有一隻手將盧媽媽推下欄杆,但沒看清是誰的手。
判決書還顯示,樊某稱當時伸手擋着盧媽媽將其往回推,盧媽媽失去平衡往後倒,從涼亭摔下,未詳細講述如何推擋。
涼亭附近監控拍下事發過程。
據司法鑒定中心對視頻的鑒定顯示:
盧媽媽當時背靠圓柱站在涼亭座椅上與金女士爭執,樊某伸手推擋盧媽媽右手,盧媽媽抬腿踢向樊某時,雙腿因欄杆限制無法向後移動身體保持平衡,後向涼亭外跌落。
因此,樊某是否有故意推出盧女士的舉動存爭議。
最終法院認為,樊某伸手隔檔與盧媽媽摔落無因果關係。
法院認為,樊某並非衝突雙方,也非激化矛盾者,伸手隔擋的行為是為保護妻子,主觀上不具有傷害他人的故意,未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及倫理規範和法律,被動防禦行為不具有非法性;
出庭證人證言與其書面陳述存在矛盾,結合監控視頻及鑒定意見,不能證實樊某有推搡盧媽媽的傷害行為,樊某伸手隔擋行為與盧媽媽摔落懸崖受傷不具有因果關係,樊某不構成故意傷害罪。
對此,盧媽媽非常不理解。
她說:
樊某是個高大的男子,在台階處推過我一次,證人證言中有表述。我在涼亭也被他推了,他不是來勸架的,當時明顯帶有情緒。
對於判訣,盧媽媽及其律師表示質疑。
他們認為,視頻能清晰地看出樊某當時是推搡行為而非隔擋,樊某在派出所筆錄中也承認用力推盧媽媽,樊某對涼亭所處懸崖邊的危險程度,以及跌落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明確認知,而鑒定中心對視頻的描述中存在多處表述不客觀。
盧媽媽稱,她將繼續上訴討一個說法。至於結局如何,很多關注這起案件的人都會拭目以待。
令人深思:
雖然這起由優美景區到對簿公堂的糾紛是因為一個三歲的孩子引起的,但孩子一定是這起案件中受傷最深的人。
他小小的年紀里,經歷了因為三急而被大人責罵、被大人踹倒、又親眼目睹母親墜崖的慘劇,還好他的媽媽命大,從20多米的懸崖摔下去,竟然活了下來。這也許是母愛的力量冥冥之中在保佑她吧。
我覺得孩子所經歷的心理創傷在短時間內是無法癒合的。
其實,帶過小孩的寶爸寶媽都深有體會,3歲孩子有時候是真的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排泄能力的。
親戚家的一個小孩晚上戴尿不濕戴到五歲,後來上一年級了,有幾次放學發現褲子是濕的。
孩子隨地小便固然不對,而金女士對待一個三歲的孩子不依不饒,口出惡言,連連辱罵,臨走時還踹倒小孩,對弱小兒童缺乏應有的同情心,可想而知她平時有多蠻橫!
試問,如果她見到的是一個成年男人隨地小便,她敢高聲辱駕還踹上一腳嗎?典型的欺負弱小欺軟怕硬!
這種人打着正義文明的幌子,把
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展現的淋漓盡致。
客觀公正而言,雙方都有錯!
樊某難道沒有拉偏架?
明明知道身後是幾十米的懸崖,盧媽媽會自己跳下去嗎?到底是誰推的?天知地知良心知!
而為了保護孩子化身為戰士的盧媽媽,忘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古訓。
她自己爬上涼亭柱子站上長椅想着佔據有利地勢去攻擊金女士,結果自己差點命喪崖底,還就是極度氣憤令大腦失去正確判斷的不計後果。
家有賢妻夫禍少。
雖然法律站在了樊某這一邊,但他們面對的輿論指責也是鋪天蓋地的;不少網友都支持盧媽媽繼續討回公道。
希望天下的大人們面對一個弱小的幼童時能有一顆寬容的心。
用春風化雨般的關愛點撥他們、指引他們,而不是惡語相向,在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永遠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