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各地的人都在發燒,不少人質疑國內疫情防控是否放開太快?針對此問題,國家衛健新冠疫情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今天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時進行了回應。
梁萬年
梁萬年表示,此次國內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是綜合對病原體和疾病的認識、人群免疫水平和衛生健康系統抵抗能力、社會公共衛生干預措施等各方面條件做出決策。
梁萬年強調,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家始終在密切判斷三方面因素。圍繞這一基本理論框架和思維,隨着人們對疾病和病原體的認識加深、人群免疫水平逐漸建立、抵抗力韌性增強,中國因時因勢不斷完善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
從2020年以來的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條優化措施、"新十條",到調整為"乙類乙管",無不體現着中國對這三種因素的平衡結果。
新冠實施乙類乙管
梁萬年說,這次疫情政策調整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而是更加科學精準地使資源放到最重要的防控任務和救治任務上來。
對於這次調整的快慢問題,歷史會給出答案。針對國外有言論稱中國不提供病毒毒毒株基因組序列數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回應稱,新冠疫情爆以來,中國疾控中心就第一時間把基因序列上傳到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共享平台,讓各個國家可以以根據這個基因序列研製診斷試劑和疫疫苗。
中國以前是這麼做的,今後也會一直這樣做下去。一旦發現新的變種或者變異導致病毒致病力、傳播力、毒力等方面發生變化,中國會及及時通報世界衛生組織,並在防控方案、醫醫療救治等方面做好相應的優化完善和調整。
西方所謂的中國不再公布病毒毒株,完全是無稽之談,這是西方對中國疫情防控的又一次造謠中傷。
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和頭腦,決不能被西方別有用心之人帶節奏。三年來,中國的疫情防控成果舉世無雙,中國老百姓在國家的保護下,躲過了病毒毒性最厲害的階段。
我們用三年的嚴防死守換來了病毒毒性減弱,疫情放開的最佳時機,這是我們的戰略勝利。
君不見,在病毒毒性最厲害的時候,美國死了100多萬人,歐洲死了200多萬人,而我國因新冠死亡的人數不到歐美國家的一個零頭!
美國新冠死亡人數
孰優孰劣,對比之後一目了然!至於國家此次疫情防控放開是否過快,歷史會給出判斷。
在歷史證明之前,我堅信國家是正確的!朋友們,你們的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