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放開後,陽的人越來越多了,公眾對專家的信任也越來越低了。
因為專家說過最有名的話是:“新的病毒就是大號感冒”。
我們當然很相信專家的話了。
鍾南山老人家曾說過:“同其他的病毒株比較,奧密克戎患病的癥狀比較輕,主要是在鼻咽和大氣道,它發生肺炎的概率比較小,所以死亡率比較低,差不多接近季節性流行流感、流行性感冒,市民朋友不需要過度的擔憂。”
從那個時候起,很多人就得出一個概念:奧密克戎就是大號感冒。
那既然是大號感冒,這就讓很多人降低了戒備心,覺得不會那麼嚴重。
再加上各種道聽途說,比如在網上看到有人發文章,談自己陽了後的感受。
網上動不動就有人發文,說自己得了後的癥狀和感冒差不多。
還有人說在外國的親戚朋友得了後和感冒的癥狀差不多。
從那個時候起,很多人就呼喚放開,覺得既然和感冒差不多,那沒有什麼好抵抗的,就順其自然吧,誰一年還不得一次感冒呢?
可是,等真正放開了,等真正陽了,很多人才發現:根本就不像感冒那麼簡單。
張文宏醫生最有名的講話是提到日常生活中的防疫措施,他說做到這三點就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率。
第一、出門戴口罩;
第二、不直接用手按電梯;
第三、勤洗手。
事實上,很多人對於這三點是完全能做到的,可還是不幸感染了。
現在,大家再想起來專家說過的話,就覺得是那麼可笑。
這怎麼是大號感冒呢?
慢慢的,公眾對專家不再信任了。
大家反映最痛苦的癥狀就是出現了刀片嗓。
就連著名作家唐家三少都描述嗓子在發燒後如刀割般劇痛。
還有很多人說全身的肌肉都很疼。
也有人咳嗽了很多天還不止。
還有人轉陰後神清氣爽,覺得自己好了,可是出門後才發現自己體力大不如以前了。
有人打了個球就出了事,有人在家裡拖了地就累得氣喘吁吁的。
還有人都退燒了,以為好了,可是過了一天後突然又發燒了。
有的專家說不用去醫院,在家吃藥就好。
可是,有一個小學生才上四年級,去衛生院檢查時是弱陽,那個時候還不嚴重,醫生就開了葯讓回家隔離的,在發燒後吃藥也退燒了,可是後來突然發生了高熱驚厥。
假如這個孩子是住院治療的,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了。
還有的專家說不用囤葯,直到現在還在說。
可是事實是想囤也囤不上。
平常在藥店里無人問津的感冒藥,現在都成了香餑餑了。
有很多人會在家裡放一些感冒沖劑,但是忽略了要備兒童退燒藥了。
所以這段時間兒童退燒藥的價格一漲再漲,原本十幾元、幾十元的葯,後來漲到了幾百元甚至上千元。
所以專家們說話一定要慎重了,不能再去誤導群眾了。
大家對專家的話是很信的,可是專家說話要嚴謹。
沒人能想到葯會這麼難買。
專家低估了人性。
根據工廠的生產來看,他們生產的葯確實是足量的,所以相關部門就以為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有一些不法的中間商把這些葯握在手裡不出售。
12月28日,上海有一個27歲的孔某因違法囤積抗原被查處,她是12月中旬以來購入大量抗原加價售出的,涉案金額達30多萬元。
這讓人很好奇,她到底從哪裡獲得這些抗原的呢?
如果說生產抗原的工廠只能向藥店和醫院出售,那她的渠道是來自哪裡呢?
這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也許專家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專家錯誤判斷了很多形勢,導致大家現在買葯都買不到。
不管怎麼說,專家的公信力是下降了。
很多買不到葯的人非常後悔聽信了專家的話。
也有很多承受不住刀片嗓痛苦的人更是不會再信任專家了。
而那些因為親人在患病後沒有送去醫院住院治療而出事的人,他們更是一生都活在悔恨中。
接下來,形勢越來越嚴峻。
很多人不再信任專家,可卻又盼着專家再出來說點什麼,能再次成為大家的定海神針。
對於鍾南山和張文宏這樣的專家來說,我們曾經信任他們,依賴他們,也離不開他們。
還是希望他們能發表對大家更有利的觀點,挽回社會對他們的信任。
他們也有責任去承擔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