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2022年12月27日21:55:11 資訊 1004

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 天天要聞


最近不少人的情況都這樣,身邊人陽了個遍,自己就很難倖免,而且還要面對突如其來的復陽,今天有個朋友就跟我說,她竟然半個月內陽了兩次,做夢也沒想到會這樣。


第一次是輕症,喉嚨輕微疼痛,身體略乏力,也沒怎麼發燒,於是她按磚家建議的輕症處理:沒吃藥就是狂喝熱水。


三天不到就恢復了,一條杠之後,她還樂觀的想:這毒豬還挺善解人意嘛,不耽誤幹活嘿。


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 天天要聞


接下來就一言難盡了,第一次好了的第三天還是第四天晚上,正照常該幹嘛幹嘛呢,洗頭洗澡洗衣服,折騰了一個多小時,結果當晚就給燒蔫巴了。


頭痛頭暈,咽喉痛乏力,什麼刀片嗓、化骨綿掌都來了,最嚴重的時候,差點栽倒在衛生間,意識都模糊了。


還好後來醒了,但也一直趴窩到現在,目前全家人均39.5度,名副其實的“燒仙草家族”。


我查了下資料,有的說她這種其實就是沒好,需要連續5天抗原全陰才行。


有的人是癥狀消失十天左右才陰,在此期間需要每隔24小時測一次。啥家庭條件啊,這麼糟蹋抗原咱這想多買幾支都不知道從哪裡湊的呢,還天天測。


也有的說測試結果也不準,如果是羊的,90%是真羊,但是陰的就只有一半是真的陰。


相較之下,還是荷酸准一些,但真不舒服的時候哪裡爬的動啊,都沒法出門,也顧不上去小窗口的。


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 天天要聞


但是看了這麼多,有一個芝士點我覺得很重要,資料上說美利堅研究這方面的磚家發現,康復後的兩周內特別關鍵。


這個時候即便人是陰的,但身體還很脆弱,心肺也依舊有損傷,還有少量病毒殘留體內,這個時候切記不要勞累風寒,以及做大劑量的運動,很有可能會再次成為小洋人。


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 天天要聞


這應該就是它的可怕之處,你做好了可能會羊的準備的,也楊過了自以為是楊康了,殊不知梅超風還在你體內,魔爪正藏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所謂的痊癒只是假象。


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 天天要聞


我看到網上有小夥子剛恢復就去爬山的,結果半山腰上癱倒在地嗚呼了;


還有剛一恢復就去打羽毛球的,一邊打一邊發圈說跟以往的勇猛沒得比:


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 天天要聞

結果那條朋友圈就成了遺言了。

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 天天要聞


雖然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說病癒後不能洗澡,但朋友的確是洗了之後又羊的,而身邊有蠻多女生都是姨媽期羊羊羊的。


所以我把這類“血的教訓”總結出來,希望大家引以為戒,恢復後也切不可掉以輕心,兩周內多休息,臟就臟一點,臭就臭一點,比起命來,這些都是浮雲吶。


最後再提個數據,說是楊過了的人,15天後產生抗體,隨後身體獲得3~6個月的免疫力在這期間不會再遇到羊。


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 天天要聞


但是過了期限之後就比較難講,國外有的人每隔6個月就羊一次也是沒sei了,為了避免這樣的杯具,咱好了之後還是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吧。


今天新冠肺炎也火速的改了新名字,以後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它就是想告訴你,我是個盲盒,有驚喜的那種哦,你猜感染後會怎麼著?誰都不知道怎麼著,攤到啥就是啥。



總結一下就是:

新型冠狀病毒本來就不僅僅會引起肺炎

還會讓人沒有任何咳嗽、高燒等任何肺炎典型癥狀而出現大白肺;

可以引發沉默型缺氧;

它能攻擊中樞神經,讓人喪失嗅覺味覺;

能誘發心肌炎

能引起猝死

有的研究顯示對胃粘膜攻擊;

更不要說國外一直研究的longcovid和後遺症。



這麼一個生命“大禮包”,僅總結病症在“肺炎”這塊已沒那麼簡單。


還是那句話,小夥伴們多保重啊,我希望我的寶子們都能大富大貴、長命百歲。


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 天天要聞


病毒蔓延的時代,我們要相信科學。


但實踐一再證明,時間不等人。


在這裡,我奉勸有些教授不要搞“文人相輕”的這一套了,這年頭說出去的話能夠安撫好情緒就夠了,都是同胞,有話好說、好量。


科學講究一個全面認識、客觀的分析,具體點說就是,我們要相信的是數據,而不僅是某家!


一旦你開始迷戀起了哪個權威,那就很容易被帶偏了。


比如看《輝瑞的“神葯”鋪進北京》這事,這幾天的消息也是接踵而至。


有的時候,人不舒服躺在那兒,只要是有葯,哪怕是沒用,能用上就是一種心理安慰。


從這種意義上講,有葯總比沒藥好,但是呢,這個葯到底有多大用,我們看不到任何數據


要知道,早在二月份它就已經進來了,在吉林用過,數據如何呢,針對國人的基因效果如何?目前還是那三個字:不清楚。


關於新冠的訃告不能再四處流傳了,負面消息再多了就會出問題的,這點某權威深知,所以,一切可能挽救死亡的手段都用上,這是沒有問題的,出發點是很好的,不應該被質疑。


都知道躺在病床上人,有葯和沒藥,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理狀態。


但是,作為一個大國的把舵部門,心裡要清楚,什麼是短期舉措,什麼是長期我們該做的,如何避免現在的“病急亂投醫”。


輝瑞這個葯沒那麼神,它算不上新冠特效藥。


它的使用限定很多,這不能吃那不能吃,也不能救重病,輝瑞老總自己都不吃。


很多人在罵連花清瘟時左一個肝損傷右一個栓硬化,到西藥時就不說了。


西方造的葯,如果非常有效,放心,那它一定不給你治斷根,斷根了,這葯就白髮明了,它想的是,你最好是依賴一輩子。


十幾億人吃一輩子,那還打什麼仗啊,坐着收租就好了。


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 天天要聞


有的時候,就覺得中醫特別不爭氣。


明明2020年在武漢有效果,明明有的方子挺好,清肺排毒湯什麼的,就順着做藥理出標準不好嗎?


虎頭蛇尾,到這三年後,就一個連花清瘟扔出去,結果被對手KO的一塌糊塗。


這個寒疫用了連花清瘟不僅用處不大,甚至還可能加重,跟布洛芬比,就像大學教授和小學生。


小柴胡就很好,清肺排毒就很好,很多中醫方子都很好,沒人講,沒人說,讓着人罵。


如果沒有一個科學的精神,再好的一把牌都打得稀爛。


大的瘟疫,大的災難面前,對於醫藥來說,它就是最好的機遇,先不說什麼雙盲,你這個療效能過得去,老百姓就認啊。


你上面出點指導性的方子,兩千多萬的人一喝,不那麼難受了,這不就是金字招牌嗎?


然後根據全國各地不同情況,不同毒株的特點,組織專家配不同的方子,國家力量給推廣,很難嗎?


做事都做不到點子上,中醫中藥本身就該是懸壺濟世的法寶,指望他國神葯救中國人?怎麼可能呢?


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救自己,各個部門應該各司其職,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特別是把中醫藥這個法寶用好,弄好,別老讓人笑話。


崩了,半個月陽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痛苦十倍 - 天天要聞


兩千多一盒的西藥,可能還沒用,你還得買,還買不到,這叫什麼事。




—END—



#2022生機大會#

#在頭條看見彼此#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