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不山大叔
一場新冠,即便是千防萬防,也總有些年長者難逃魔爪。
如今,又一噩耗襲來,那個身為《長津湖》主角伍千里的原型之一的老兵,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就在72年前的聖誕,他們曾創造了歷史,卻因為太過殘酷一度被掩藏了數十年。
而今,山叔想借這個機會,把真相告訴所有人,一切還要從那個寒冷的夜晚說起......
01
1950年12月24日,平安夜。
在這一天,外國人通常會在床前掛上長襪,以祈禱聖誕老人的禮物。
彼時的美軍上尉大言不慚,要讓所有美國軍人能“回家過上聖誕節”。
殊不知,在另一邊的中國,同樣進行着一場熱血沸騰的講話:
“讓不讓敵人過好聖誕節?”首長問。“不讓。”
“不讓怎麼辦?”“打仗!”
事實證明在這片遙遠的東方土地上,聖誕老人並救不了他的子民,但他也永樣不會拯救中國人。
因為中國人有自己的守護者——志願軍。
但在過去,關於他們,我們知之甚少。我們只知道一場抗美援朝的戰役,最終是我們獲得了勝利。
因為儘管勝利的果實屬於我們,但對於中國而言,它並算不上一場勝仗。
而電影《長津湖》上映時,很多人看完以後都哭得不能自已,甚至希冀這只是一場藝術加工出來的悲劇。
但很可惜,影片甚至沒能拍出其中千分之一的殘酷。
02
歷史告訴人們長津湖戰役在人類戰爭史上幾乎絕無僅有。
不僅僅因為其逆風翻盤的奇蹟,更是因為這是志願軍用血肉悲歌書寫的壯麗一筆。
當時的美國是世界上裝備最好的國家,沒有之一。
這個最好,或許在當今我國軍力強盛的時代很難感受出差別。
但對當初的志願軍來說,是步槍對坦克,是騎兵對轟炸,是蜉蝣撼大樹。
在《長津湖之水門橋》里有這樣的一幕,美國士兵駕駛飛機飛過志願軍偽裝成的“屍群”,比賽誰擊中的“屍體”數量更多。
從天空傾瀉下來的彈幕,無處可逃的志願軍,僅僅因為裝備的差距,一方的生命就成了另一方的“活靶”,看得人幾乎窒息。
但在現實中的戰役里,子彈卻是最能輕鬆逃過的武器。
生化武器,才是令人無處遁逃的“殺手鐧”。
歷史的細節,大多只有親歷者才知曉一二,而那些最為驚心動魄、不忍卒讀的,往往只剩下一個傳說。
開頭那個重度燒傷的老兵塗伯毅,就是被其中之一的“汽油彈”所害。
高溫炙烤着他的每一寸皮膚,讓它們融化焦黑,和其因疼痛而翻滾時接觸的每一樣物品黏連在一起。
但對他而言,儘管身上無一處不火辣辣地疼,他更怕的卻是以後不能拿槍,怕的是要離開這個部隊。
我們沒有任何裝備上的優勢,靠得只有自己。
一發子彈或許可以擊傷一個人,但只要傷不致死,總有人再次衝上前線。
335團士兵堅守到最後一刻全連120人僅剩7人。黃繼光的故事,同樣發生在這片遠離故鄉的焦土。
然而直至今日,依舊有人譏諷軍隊為了鞏固民心,捏造出這般另類故事,他們自稱“科學”“嚴謹”從理論出發展現其“非人”。
卻偏偏沒有考慮到其他因素。
比如,1950年的冬夜,最低溫可達零下40度。這般嚴寒能使活人的手腳直接壞死,而一個上一秒還鮮活着的人類,下一秒便可以凍成一座冰雕。
比如,在那個年代,一個軍人的意志有多麼堅韌。
周全弟,當年參加伏擊戰,為了不讓敵人發覺,在雪地中長時間埋伏,最終失去了雙手雙腳。對他而言,最大的遺憾卻是沒能參與那場衝鋒。
意志,是一切奇蹟的根本。
是什麼,讓他們不顧疼痛,不顧生死,一而再再而三的逆着槍林彈雨挺身而出?
是毅力、更是決心,是誓要讓敵人滾出不屬於他們的土地。
03
歷史告訴了所有人,他們做到了。
但他們作為軍人的本能並為隨着戰爭而結束。
全身被大面積燒傷,面部被毀,雙手傷殘,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度過餘生?
當年僅25歲的塗伯毅會告訴你,身體的殘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頹廢。
在休養院的工作期間,他不但學會了電工和舞台美工,還自學舞蹈表演、合唱指揮和打擊樂器。
他說:“雖然現在我的手蜷曲了,我的面容改變了,但是我的靈魂沒有改變。”
60多年來,他積极參与到國防教育之中,走遍了成都及周邊地區,行程幾十萬公里,做報告近萬場,聽眾近三百萬人次。
一日為軍,日日為民。
這份信念刻在每個軍人的骨子裡,縱使退休也不會淡忘。
還記得那個將自己省吃儉用的積蓄捐助給災民的老兵嗎?
三萬塊,不是捐獻最多的數目,不能瞬間改善一個地區的生存環境,但卻是一個老人每天少吃那麼一點,從自己退休工資中省下來的一筆巨款。
縱使有人年歲已高,早已不記得當時模樣,這份信念也不會忘。
一個年近百歲的老人,一輩子為醫,參加過抗日也去過朝鮮,老來卻為阿爾茨海默所累。
在她為數不多的清醒時刻, 卻選擇簽下了遺體捐獻書。
簽字的那天,老軍醫顯得格外高興,因為她知道,就算自己之後忘記自己是誰,也能為人民做出一點奉獻。
還有人縱使生命垂危,也秉持人民優先。
在新冠疫情的面前,唐光友拒絕了組織里的醫療安排,只為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
那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違背了組織決定。
每年的南京大屠殺,都有人記得,她們還沒等來一個道歉。
可尚存於世的他們,又有幾個聽到我們的感謝?
今年11月22日,電影《長津湖》中伍千里的原型之一李昌言,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每當他們的事迹再一次傳承時,總有人會問,那中國人為什麼還要過聖誕節。
為什麼不過?
這一夜不僅是他們的節日,更是志願軍們的勝利之夜,屬於祖國的平安夜。
我們非但要過好他們的聖誕,還要將這個節日銘記在心。
不要忘記,今夜的平安是誰為我們帶來的。
內容:不山大叔原創
圖片:來自網絡,由不山大叔整理髮布,版權歸屬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