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6000萬美金,敢報警就把你丈夫撕票!”這是當年綁匪給香港女首富龔如心的通牒。1990年4月的一天,丈夫王德輝在打球回家途中,再一次遭遇綁票。當她把3000萬美金的首期款匯出後,丈夫從此泥牛入海,再無音訊。
隨後幾年,龔如心遍尋丈夫無果,甚至尋夫心切,被風水師忽悠、哄騙30多億。其間又被公公起訴,遺產官司打了好幾年。她的曲折傳奇的一生,真是連電視劇都不敢這麼編!2007,無兒無女的她因病去世,830億家產悉數捐出。
01
龔如心出生於1937年的上海,父親就職於一家銀行,那時的家境很不錯,她生活得無憂無慮。後來龔如心的父親因緣際會,得以結識了商人王廷歆,隨着交往的深入,兩人成了拜把子兄弟。王廷歆公司需要得力的能信任的人員,而龔如心的父親剛好精通財務,精明能幹,兩人一拍即合。於是,龔父便從銀行辭職,到王廷歆的公司輔佐其工作。
因為龔父和王廷歆的關係,帶動兩家走動也變得頻繁起來,交往越來越密切。龔如心長相甜美,眼睛笑起來像兩彎新月,很是可人。她和王廷歆的公子王德輝年齡相仿,小時常常一起玩耍,一起學習,真的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雙方家長都挺中意,兩家就訂了娃娃親。
1947年,王家公司業務轉移到香港發展,但王德輝和龔如心一直書信往來,聯繫從未中斷過。兩人從年少懵懂到情竇初開,書信往複中,彼此的感情越來越深,在一起生活成了共同的心愿。
但天有不測風雲,1949年,龔父在”太平輪”海難事件中不幸遇難,家中頂樑柱的離世,對龔如心一家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從此家道中落,靠母親打零工艱難度日。儘管經濟上極為困窘,但龔母對四個孩子的學業從沒放鬆,堅持讓他們接受較好的教育,龔如心也得以就讀上海師範大學。
時間到了1955年,18歲的龔如心已長成美麗動人的大姑娘,王德輝也是一表人才,風度翩翩,兩人光靠鴻雁傳書已難解相思之苦。當王德輝了解了龔如心的家庭情況後,王德輝建議她到香港來發展。他事先徵求父母意見,父母雖有猶豫,但考慮到父輩的舊時交情,最終還是同意了。
但龔如心來到香港後,王德輝又向父母提出要跟龔如心結婚的要求。父母一聽就不樂意了。在父母的觀念里,婚姻講究門當戶對,當時訂娃娃親時,兩家相差無幾,現在龔家今非昔比,已淪落到社會底層。在王德輝父母看來,兩家已完全不般配。假如聯姻,龔家對他們來說,不僅毫無幫助,還會徒添負累。
好在年紀輕輕的王德輝卻很有主見,絕不放棄,據理力爭,父母終究拗不過兒子。兩人終於克服阻礙,選擇在龔如心滿18歲那天走入了婚姻,圓了一起生活的夢。
02
結婚後,他們就搬出來另住,不願依附於父輩。兩人在這一點上想法非常一致。
龔如心婚後,並沒有走大多數女人的路,選擇做一個全職太太,而是應聘到一家會計所工作。但因為當時她的英語尚不過關,出了差錯,被老闆罵得狗血噴頭。心疼妻子的王德輝勸龔如心別做了,承諾會養她,叫她不必委屈自己。
但龔如心在感動之餘,還是不願在家吃閑飯,索性選擇和王德輝一起干。上世紀60年代初,他們就自立門戶,創建“華懋置業”,她出任公司財務負責人一職,輔佐丈夫創業。
不得不承認,龔如心在經商上是有天賦的,她常常能敏銳地捕捉到不易察覺的商機。
特別是香港“六七事件”爆發後,香港的房地產業遭遇寒冬,當各大老闆紛紛逃離房產行業時,她卻認為在大家最悲觀時,正是入場的好時機,建議丈夫果斷進駐。王德輝相信妻子的判斷,聽話照做,動用大量資金吃進地皮。
不出所料,不久後,房地產行業不僅復蘇,且有越來越紅火的勢頭。而他們在低價時囤積的地皮,使他們做的房產項目成本更低,因而也更具競爭力,房產項目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房產項目的巨大成功,使“華懋置業”的名聲大震,夫妻倆的身價也水漲船高,他們的資產高達100多億,躋身香港富豪圈。
難得的是,兩人雖然擁有百億資產,但夫妻倆行事低調,生活簡樸。勤儉節約是美德,但有人認為他們節約過了頭,成了“摳門”。據說他們經常和員工同吃盒飯,吃不完的就打包回家,絕不浪費一絲一毫。更不請司機,不雇保鏢,無論上班還是外出活動,都是王德輝親自駕車。
儘管夫妻倆再低調不過,但還是被綁匪盯上了,畢竟公司名聲在外。真的是應了“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的老話。
03
1983年4月12日的早上,夫妻倆如往常一樣出門上班。正是春天,陽光和煦,微風不燥,兩人享受着春日的撫摸,絲毫沒有預感到危險的逼近。當車行至偏僻處,突遇兩輛車夾擊,綁匪砸碎車窗玻璃,直接把王德輝綁架走人,走之前撂下一句話:“贖金1100萬美金,少一分也不行!”把龔如心扔在路上後揚長而去。
嚇傻了的龔如心,等回過神來,綁匪已絕塵而去。她急於救贖丈夫,第一時間籌集了資金,給綁匪指定賬戶匯過去,綁匪居然也按照約定把王德輝放了回來。脫險的王德輝得知龔如心支付了1100萬美金的贖金,把他心疼得反而罵妻子:“你是糊塗了,給這種垃圾這麼大一筆美金!”,龔如心反駁說:“你的性命總比錢重要!”
經過此一劫,龔如心堅持要僱傭保鏢,王德輝回想被綁經歷,也後怕,就勉強同意了。自此,總算平平安安地過了好幾年,看沒啥事,王德輝就漸漸放鬆了警惕,甚至覺得雇保鏢的費用簡直是浪費。他越想越覺得不划算,也沒必要,就乾脆解僱了所有保鏢。
其實雇保鏢就像買保險,是買一份保障,是不怕一萬隻怕萬一的措施。
1990年,又是春暖花開的4月,他從健身房鍛煉完回家的路上,再次遭遇綁匪的伏擊。這次綁匪獅子大開口,索要6000萬美金的贖金。數額龐大,龔如心請求先付一半,剩餘後續再付。綁匪似乎也通情達理,竟然同意了,還頗有“人情味“地讓夫妻倆通了話,也是夫妻倆最後一次通話。
當龔如心把3000萬美金匯過去後,像上次那樣丈夫“失而復得”的事情沒有重演。綁匪像消失了一般,再也聯繫不上,丈夫從此下落不明。
後經警方介入,通過追蹤匯入賬戶信息,最終抓獲了綁匪。綁匪承認,王德輝已被撕票沉入大海。但心懷執念的龔如心始終不死心,定要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寧願相信丈夫還活着。
04
後來龔如心的執念竟然發展到相信風水師陳振聰的胡謅,他說王德輝還活着,只是流落在某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而已。在商場上精明能幹的龔如心,卻在尋夫上到了失去理智、走火入魔的地步,失去了起碼的判斷力,前前後後在陳振聰身上花費了32億的巨款。
更離譜的是,她聽從陳振聰“要保持少女心”的建議,紮起了麻花辮,穿衣風格也像少女一樣可可愛愛,粉嘟嘟、紅撲撲的,被人戲稱為“小甜心”、“高齡少女”等。
丈夫不在後,她代替丈夫承擔起華懋集團總裁一職,叱吒商場幾十年的她,把公司的資產估值做到了800多億的天文數字。
不想公司蒸蒸日上之時,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她的公公跳出來,說是王德輝生前曾寫下遺囑,所有遺產歸公公所有,公公出示的遺囑時間是1968年3月。眼看自己多年奮鬥的成果要被人搶走,龔如心當然不甘示弱,她也亮出自己手中的王德輝的遺囑,時間是1990年3月。究竟孰真孰假,這場遺產官司持續了8年之久,最終龔如心勝訴。
官司打贏了,但她的人生真的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官司結束後不久,她的身體出狀況了,被查出卵巢癌晚期,儘管富可敵國,也回天乏力。2007年,又是4月的一天,龔如心在醫院逝世,享年70歲。
05
她的人生註定曲折,連她死後都不太平。
曾經哄騙她32億巨款的風水大師陳振聰,貪心不足蛇吞象,杜撰出一份遺囑,說龔如心的遺產應歸他所有,為此他不惜編造兩人的浪漫戀愛史來增強說服力。最後,陳振聰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而獲刑12年,去吃牢飯了。
最後,800多億的遺產悉數捐出,遺產之爭總算塵埃落定,龔如心如若地下有知,應該也會安心了吧。
龔如心從自小失去父親的無依無靠女孩,成長為身價800多億的富豪,其間經歷丈夫的二次綁票及失蹤,經歷二次遺產官司,最後病死醫院。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性。她的經商能力令人欽佩,她的人生經歷又讓人唏噓不已。
丈夫王德輝,二次被綁票,有人不客氣地說:是太“摳門”省保鏢費招的禍,個人覺得這樣說有失公允。保鏢並不是非雇不可,況且保鏢不是萬能的,有的名人身旁20幾個保鏢保護着,還是被刺殺,倒卧街頭。關鍵是加強社會治安,而該強烈譴責的是貪婪、沒有人性的綁匪!
更有人說:這麼多錢,自己不捨得花,又沒有一兒半女,掙這麼多錢有什麼意義?當然,如果有兒有女,能享受天倫之樂是幸福的,但事業成功也會帶來巨大的成就感,滿足感!人生的路不止一條,幸福的標準,每個人也不一樣。
但願她在天堂里沒有綁架、沒有欺詐、沒有病痛,可以做一個真正的無憂無慮的“小甜心 ”!
@艾彌兒 說
龔如心的故事我很早就聽說過,幾乎算是家喻戶曉吧,誰叫她那麼富有,那麼有名,打扮的又那麼少女呢。可是讓人心酸的是打扮的這麼少女背後,有這樣一段悲傷的愛情故事。
其實看完這個故事我就在想啊,那種一生一世一次,轟轟烈烈的愛情,是我們每個人都嚮往和追求的,可是它是不是因為過於熱烈過於長久,反而真的很傷人呢?
你想啊,如果龔如心沒有這麼一段完美的愛情,只是像普通的夫妻一樣結婚過日子,那麼等一方離世之後,另一方如果還年輕,條件還不錯,可能會悲傷一段時間,懷念一段時間,但是也就會往前走一步了。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另一半,再次接受愛情,走入婚姻,開始新的生活。
如果龔如心能夠這樣做,她整個後半生也許會過的更快樂一些,圓滿一些。就是因為這段青梅竹馬,轟轟烈烈,一生一次的愛情,讓她後半生沒有辦法再接受其他人,就是因為對自己的老公有這樣的執念,所以她才會被人騙走30多個億去尋找自己應該已經不在人世的愛人。
人都會對某個人或者某些事物有執念,執念越深就越走不出來,就會做出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事情,付出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代價。
你看那些貪官啊,明明已經衣食無憂,甚至是幾代人都夠吃夠用了,他們對於錢財還是有執念,一直到有一天看的多了,犯了事兒了,把自己的命和自由都搭進去了;你看有些商人啊,也是賺錢沒夠,對名利有執念,沒有底線,沒有良知,能往嬰兒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有些人就是對所謂的愛情有執念,你看那種得不到就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例子,那種陷入到婚外情里,無法脫身,明明知道對方不愛自己,但是就是走不出來,反反覆復糾纏幾年甚至幾十年的。
當然我還是很同情龔如心的這些遭遇啊,因為太有錢太有名,招來的這些欺騙她的人也好,傷害她的人也好,一生過得並不順利。但我確實覺得如果每個人啊,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那個執念,把它放下,日子會好過一些,人也能清醒不少。就像弘一法師說的那句話:執於一念,就會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就會有自在在心間。